繼三峽集團之后,鈉離子電池行業再現央企新玩家。 近日,中建八局投資發展公司與溫州市甌海區、上海大學有機復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簽下一份有關鈉離子電池系統項目的四方戰略框架協議。 根據中建八局投資發展公司官網介紹,溫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健,溫州市副市長王振勇;甌海區委書記曾瑞華,甌海區委副書記、區長劉云峰;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明紅;溫州大學黨委書記謝樹華;中建八局副總經理儲小彬,中建八局助理總經理、投資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海慶共同見證簽約。 那么中建八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什么背景呢?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中建八局投資發展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四級全資子公司。中建集團主要以上市企業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668.SH)為平臺開展經營管理活動,擁有上市公司8家,二級控股子公司100余家。 其中,中建八局成立于1952年,資產規模超2000億元,重點發展高端房建、基礎設施、地產開發、投資運營、創新業務 “五大業務板塊”。 在投資領域,中建八局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投資了一批重大項目, “十三五”累計投資規模超5000億元。 中建八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工商登記上的全稱為“上海中建八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它屬于中建八局全資子公司上海東孚投資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建八局負責綜合類投資業務市場拓展和運營管理的專業化公司,截止2019年底年累計投資規模超過3300億元,發展水平處于中建系統前列。 合作方之一代表、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侴術雷透露,中建集團將出資20億元投建鈉離子電池系統投資項目,預計至2026年項目達產后,年產值達約22.5億元;年畝均產值1666萬元。 根據媒體報道,這四家戰略方擬投資搭建5條鈉離子電池儲能全自動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設施,研發生產低成本、高安全、長壽命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實現高性能鈉離子電池產品產業化。 2021年9月,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政府與溫州大學簽約,共建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和溫州市鈉離子電池實驗室,全球高被引學者、國際鈉離子電池領域頂尖人才侴術雷及其團隊,以此為契機落戶溫州,侴術雷教授擔任院長,團隊核心人員15人。 公開資料顯示,侴術雷2021年7月起擔任溫州大學教授、2021年9月起擔任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曾任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超導與電子研究所教授。2003和2007年于南開大學分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于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獲博士學位。 他主要致力于電化學儲能電池相關電極材料的研究,長期推動鈉離子電池產業化、自主產權化。發表Science、Nature Chemistry等論文270余篇,文章被他引超過15000次,其中有21篇被列為ESI高被引文章,H指數65,2018-2020年連續3年入選全球高被引學者;申請和授權國際國內專利20余項,承擔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ARENA)重大項目7項,2014年獲得澳大利亞年輕科學家獎。 根據媒體報道,他在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之后,很快開發出了一種單晶大顆粒、低成本、無結晶水、比容量可調的普魯士藍正極材料,實現噸級反應釜的生產,攻克了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除水等關鍵難題。 自2022年1月份生產出本土第一塊鈉離子電池樣品后,兩個月后又完成了鈉離子電池中試產線,圓柱形鈉離子電池推出,預計年底正式開展商業化生產,投產后可解決大型儲能的安全和成本瓶頸。 公開報道并未披露四家戰略方在鈉電池項目合作上的公司主體信息,不過“新型儲能資本”查閱工商資料發現,侴術雷名下有一家注冊在溫州的浙江星空鈉電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由侴術雷擔任董事的2018年成立的鈉離子電池公司遼寧星空鈉電公司持有70%股份,侴術雷持有30%股份。 由于當前四家戰略方達成的只是戰略框架協議,所以中建八局投資發展公司的投資,并未在浙江星空鈉電科技公司的股權中體現。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