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人民網消息 “能儲一號”全球首座300兆瓦壓氣儲能示范工程9日在湖北應城全容量并網發電,預計年發電量近5億千瓦時,每年將節約標煤15.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1.1萬噸,可以有效應對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間歇性和隨機性,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新能源消納發揮重要作用。 “此次‘能儲一號’全球首座300兆瓦壓氣儲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網發電,為系統解決大規模新能源波動性、間歇性、隨機性這一難題提供了方案。”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能建)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說,該示范工程創造了單機功率、儲能規模和轉換效率“三個世界記錄”,實現了關鍵核心裝備和深地空間利用產品100%國產化。 當前,我國新型儲能技術創新不斷涌現。國家能源局此前印發的《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指出,新型儲能在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等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2024年,國家能源局發布56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其中11個是壓縮空氣儲能路線。 業內人士表示,壓氣儲能電站利用空氣進行發電,被稱為“綠色超級充電寶”。用電低谷時,富余的電能驅動壓縮機,將空氣壓縮進入鹽穴、人工硐室等密封儲氣庫。壓縮空氣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以熱水、熔鹽等形態儲存在地面的儲熱罐中。用電高峰時,地下儲氣庫釋放所儲存的高壓空氣,儲熱罐釋放所儲存的熱量。高壓空氣被加熱后具有極大的膨脹力,驅動空氣透平發電機組,產生電能向電網供電。 中國能建首席專家,數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萬明忠介紹,該示范工程單機功率達300兆瓦級,儲能容量達1500兆瓦時,地下儲氣庫達70萬立方米,單個承壓球罐容積達3500立方米,每天蓄能8小時、釋能5小時,時長設置與國內電力系統日波動周期相匹配,使用壽命長達30年以上,是我國研發設計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壓氣儲能創新成果。 “我們聯合國內百余家產業鏈合作伙伴,自主打造了大規模壓氣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可在300兆瓦及以上壓氣儲能項目中實現工程化應用,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宋海良說,將發揮“研投建營數”一體化優勢,拓展應用場景,加快產業化布局,通過“央地合作”“鹽電聯營”,構建綠電低碳循環經濟,帶動傳統裝備制造升級、新型材料裝置突破、閑置深地空間再利用,打造新動能。 |
上一篇:全球首個 100MWh 構網型儲能電站人工短路擾動試驗完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