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從南方電網公司獲悉,為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障能力,有效拉動投資,擴大內需,助力經濟穩增長,該公司將全面提速粵港澳大灣區244項能源保供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工作,預計2025年全面建成投產,其中125項今年內投產。 今年固定資產投資787億元 預計拉動產業鏈投資1500億元 在廣州黃埔區,計劃今年底投產的500千伏科北輸變電工程正在加快建設。作為南方電網公司首批500千伏自主可控示范工程,該工程總投資5.7億元,涉及行業上下游企業近20余家,預計可拉動產業鏈投資約10億元。 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穩增長、保供應重大決策部署,在粵港澳大灣區安排固定資產投資787億元,截至5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301億元。其中,全面建成投產了廣東梅州、陽江兩座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電網成為抽水蓄能裝機容量最大、電網調節能力最強、清潔能源消納比重最高的世界級灣區電網。建成大灣區中、南通道直流背靠背電網工程,500千伏外環中段工程等,顯著提升了粵港澳大灣區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清潔能源配置能力。 “僅已投產運行的大灣區直流背靠背電網工程,就涉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200余家,帶動投資約80億元。據測算,今年的投資建設任務完成后,預計可拉動產業鏈投資1500億元。”據南方電網公司基建部總經理李慶江介紹,此次全面提速的244項能源保供重點工程項目包括了廣東目標網架第二階段關鍵工程項目、重點保供電工程項目以及抽水蓄能項目等。目前,南方電網公司正按照“簽約項目抓前期、落地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建設、建成項目抓投產”的思路開展全面提速建設工作,全力推動其中的125個重點項目今年建成投產。 粵港澳大灣區供電能力翻倍 年均停電時間將少于半小時 在深圳,福田中心區、前海深港合作區兩個高可靠性示范區去年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僅0.16分鐘。為了讓深圳更多區域的供電可靠性接近或達到這個水平,深圳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加快推進工程項目進度。目前,500千伏深汕(璽山)變電站建設工作正加速推進,計劃明年6月投產,屆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電力通道將新增粵東電力外送關鍵站點,將顯著提高深汕片區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并滿足未來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等新增項目的用電需求。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每天的最大用電負荷在1億千瓦左右,南方電網公司加快推進廣東目標網架與保供電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建強電網,提高供電可靠性,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我們建設目標網架,就是要提升電網通道的輸送能力,確保充足的電力能源輸送到大灣區,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據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基建部副總經理謝榕昌介紹,廣東目標網架工程全部建成投運后,粵港澳大灣區供電能力將由之前的1億千瓦提升至2億千瓦,年均停電時間也將少于半小時。 打造多個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電網調節能力將提高近25%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前已初步建成“源網荷儲”協同的大灣區綜合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其中,深圳率先建成以虛擬電廠為核心的“源網荷儲”多元互動體系并投入實際運作;廣州初步建成了廣州中新知識城20千伏花瓣形配電網、珠海橫琴等高可靠性配電網。 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今年南方電網公司將加快推進廣東29個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在深圳、廣州、惠州等地開展地市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在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地開展縣區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在東莞松山湖等開展園區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同時,探索創新“規模化車網互動”“5G+電網深度融合”“低碳園區綜合能源供給”等新技術和新業態,加速提升電力系統柔性可控、靈活調節、多樣互動能力,確保廣東在“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目前,我們正在加快推進惠州中洞、肇慶浪江抽水蓄能項目的前期工作,全力確保兩項工程今年順利開工。”據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基建部副總經理黎昌杰介紹,惠州中洞、肇慶浪江抽水蓄能項目建成投運后,電網調節能力將提高近25%,粵港澳大灣區電網在抽水蓄能裝機容量、清潔能源占比等方面的領先優勢也將進一步鞏固,更好地實現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有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安全保障和能源存儲體系建設,助力建設世界一流灣區。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