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發展 創未來”!2024年1月18日,由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儲能設備技術專委會和儲能中國網主辦,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委會、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支持的“2023儲能行業年會暨工商業儲能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 本次會議旨在大力推廣新型儲能技術應用,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規模化發展,促進行業技術交流和合作。回顧近年來儲能行業發展的現狀、儲能安全、以及發展成果、技術特點和商業模式;圍繞行業熱點、痛點、先進技術及項目應用進行研討;研判下一步新型儲能行業的發展路徑,技術發展趨勢等。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會長儲能設備技術專委會會長文輝、儲能中國網創始人兼總編輯陳一言出席大會并致辭。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國家電網、華能、國電投、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中國華電科工集團、天合光能、平高集團、華為數字能源、南瑞繼保、寧德時代、遠景能源、比亞迪、海博思創、特變電工、弘正儲能、智光電氣、正泰電源、北京綠色交易所、泰鉑科技、特隆美、科大數能、海得新能源、清安儲能、金力新能源、臥龍儲能、內蒙古電力金盤科技、新源智儲、易事特、億緯鋰能、瑞浦蘭鈞、清華大學、中建八局等領導專家、企業代表200余人出席大會。本次會議由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儲能設備技術專委會副秘書長張瑞哲,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唐西勝,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太陽能應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委會秘書長張昕宇,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儲能事業部總監王德科共同主持。 嘉賓致辭 文輝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儲能產業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為儲能工作者提供了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2023年是儲能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隨著電力市場的改革和電力需求的多樣化,工商業用戶對儲能的需求越來越大,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工商業儲能政策陸續出臺且多地峰谷價差不斷擴大,工商業儲能經濟性逐漸顯現。 陳一言總編在致辭中指出,新型儲能技術百花齊放,市場規模躍升發展;做儲能行業的長期主義者,“謀和創”顯得尤為重要。謀發展永遠是在變局中尋找新局,目前新型儲能行業“內卷”已經成為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的絆腳石。企業只有在內卷中內生品牌驅動力,在技術創新、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布局、全流程標準管理體系、深化全球儲能產業鏈合作、人才隊伍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協同升級,方可贏得未來! 上午主旨報告分享 上午的主旨報告環節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唐西勝主持,5位行業權威專家分別做主旨報告分享,對用戶側儲能、能源轉型與儲能、儲能電站控制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和相關政策等進行全面分析。 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儲能設備技術專委會副秘書長張瑞哲分享了《用戶側電化學儲能的機遇與挑戰》主旨報告,介紹了2023年年我國用戶側電化學儲能造端各環節、市場、工商業儲能發展情況,及雙碳目標下用戶側儲能與光伏融合發展路徑,并預測了重點省份用戶側儲能發展潛力。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原副總工程師裴哲義分享《能源轉型與儲能》主旨報告,介紹電力系統轉型的背景、新能源、儲能系統并網、應用基本情況,并從新能源發展對電網運行的影響等,對儲能發展提出建議和預判。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央研究院儲能所所長白寧在分享《用戶側儲能技術及應用場景》主旨報告時指出,儲能技術路線評價指標:安全性、成本、性能、環境友好性;對用戶側儲能應用場景及盈利模式進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發展建議。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儲能技術部主任劉明義(段召容博士代發言)分享《電池儲能電站控制技術創新發展與工程實踐》指出,世界能源格局正以化石能源為主向清潔能源發展轉變,儲能技術是解決能源消納問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關鍵支撐技術。以工程項目應用案例為切入點介紹了先進電池儲能系統架構、構網型儲能系統、儲能安全等技術解決方案內容。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儲能專委會秘書長、國家級人才李建林教授分享了《儲能技術產教融合發展思考》。他表示,儲能學科涉及材料、微電子、電氣工程、電力電子、電力系統等諸多領域,是一門新型的交叉學科,應高度重視儲能學科通識教材、課程體系建設工作,共同推進學科建設;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應盡快納入人才招聘序列;儲能實驗平臺建設是支撐儲能學科建設的必要支撐。 對話環節 論壇對話環節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太陽能應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委會秘書長張昕宇主持,參加對話嘉賓分別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原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姚強、平高集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部長楊文輝、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儲能分公司總經理葛文剛、遠景能源儲能事業部總經理鄭漢波、北京和瑞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商務部主任張國強5位專家組成,分別對1、數萬家企業布局儲能,行業如何實現長期高質量發展?2、電力市場交易變革機制下的儲能市場前景;長時儲能的機會與挑戰,儲能安全技術與防范。3、工商業儲能市場化還有多遠;儲能系統集成如何軟硬結合?4、光儲融合商業的難點、痛點及解決方案。5、全球儲能格局與海外市場開發。通過專家們的解讀和分析,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收獲匪淺,進一步加深了在新型電力系統下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電力市場交易政策、儲能安全標準規劃、光儲融合、儲能全球化發展等方面理解與見解。 CNNES2023儲能中國年度創新成果發布 “金儲獎”頒獎盛典舉行 活動期間,隆重舉行了CNNES2023儲能中國年度創新成果發布“金儲獎”頒獎盛典。 “金儲獎”系列公益評選表彰活動作為2023儲能行業年會暨工商業儲能創新發展論壇的組成部分,組委會在新型儲能行業組織開展評選征集。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據產品創新、技術應用、品牌影響、行業貢獻、社會責任為評選標準進行盤點,最終評定出獲獎名單。 榮獲“金儲獎”企業名單如下(獲獎企業排名不分先后):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江蘇天合儲能有限公司 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平高集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遠景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 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特隆美儲能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正泰電源系統有限公司 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 浙江臥龍儲能系統有限公司 安徽明美新能源有限公司 威勝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 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晶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弘正儲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科大數字(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宿遷時代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林源電力(南京)有限公司 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鉑(上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興儲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卓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內蒙古電力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盛虹動能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 清安儲能技術(重慶)有限公司 山西國潤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巡鷹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睿電綠能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樂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禾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下午主題報告分享 下午的主題報告環節由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儲能事業部總監王德科主持,11位行業專家、領軍企業代表分別做主題報告分享,對新型儲能發展形勢、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挑戰、光儲技術、工商業儲能、儲能安全、電力現貨市場、ESG生態體系、液流電池進行全面分析。 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分布式與儲能研究室主任胡靜分享《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新型儲能發展展望》主題報告。其中指出,雙碳”目標下,電力系統的電源結構、負荷特性、電網形態、技術基礎以及運行特性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型電力系統將面臨電力電量平衡、系統安全穩定、新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巨大挑戰。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新型儲能具備快速響應、靈活部署、建設周期短等特點,適用于電力系統多種應用場景,是重要的系統調節資源之一。預測2025年,國家電網經營區新型儲能裝機需求3400萬千瓦左右,考慮新型儲能電站實際可用率約為70%,實際新型儲能裝機需達到5000萬千瓦。2030年,公司經營區新型儲能調節需求7300萬千瓦左右,新型儲能裝機需達到1億千瓦,主要分布在華中、西北和華東地區。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二級咨詢張曉朝分享《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建議》主題報告。他預計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裝機將接近10億千瓦。能源電力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大勢正在加速推進。建議發揮政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制定系統性、多層次、多方向的新能源發展政策和措施,從能源機制革命為立足點,支持和促進新能源大規模、高質量發展。既要漸進式謀劃解決從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可能帶來的電力安全與穩定性挑戰,也要面對從逐步過渡到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挑戰。 天合光能中國區儲能解決方案高級經理石欣雨分享《以終為始 守正創新 新一代光儲解決方案穿越技術周期》。對天合儲能自研自產A級電芯、工商業儲能以及光儲解決方案等產品和技術優勢進行全面介紹和實證數據分析,并對天合智慧光儲優秀案例進行分享。 南瑞繼保儲能營銷總監陳思哲分享《南瑞繼保工商儲解決方案及應用案例》主題報告。從南瑞繼保提供自主研發的電池集成、電池管理系統、儲能變流器、能量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云平臺及手機APP等成套工商業解決方案進行全面介紹實證數據。圍繞“度電成本、可用容量、溫差、運維、儲能安全、輔助服務市場”等方面做了分析,并對南瑞繼保液冷一體柜應用案例進行分享。 華為數字能源低碳城市業務副總經理鐘宇分享《光儲充云智能協同,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報告從光儲充一體化政策背景,支撐新能源產業發展等方面展開交流,并對華為智能組串式儲能,用電力電子技術可控性解決鋰電池的不一致性和不確定性,安全可靠,供電保障進行詳細介紹,結合華為新一代全液冷超充,融合光儲,光儲充AI智能協同調度,提升光伏自消納比例,削峰填谷,降容增效和實踐案例分享。 易事特集團董事長助理、高級產品總監辛晨分享《引領創新發展,易事特工商業儲能場景化應用探索》主題報告。介紹了易事特34年在電力電子行業和電池應用的技術積累,具備從儲能產品及系統的研發生產、系統集成到運營服務的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針對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微電網等全應用場景,產品涵蓋了從家用儲能、工商業儲能到新能源配儲以及獨立儲能。并對易事特儲能應用案例進行分享。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新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汪茂海分享《儲能及新能源應用防火研究和消防審驗》主題報告。從新能源安全、儲能電站消防審驗、標準對行業的推進作用等對儲能防火技術標準化工作進行解析。從鋰電池,光伏/氫能安全事故火災危險性、仿真評價等方面展開探討,他提出,“系統性+實證” 護航儲能安全。 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邢天龍分享《面向電力現貨市場的儲能電站市場交易策略與關鍵技術》主題報告。他表示,對于新型儲能而言,豐富完善的電力市場機制有利于發現儲能的多元價值,通過市場的價格信號和激勵機制,獨立儲能系統能夠更好地參與能源交易、實現能源調度的靈活性,為電力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服務,最大程度上發揮儲能的功能價值,保障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然而,新型儲能的商業模式尚未成熟,市場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綦久竑分享《完善ESG生態體系 助力儲能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他指出,儲能是連接能源生產消費的紐帶實現雙碳目標的支點,雙碳背景下發展儲能行業需要做好碳管理。從碳定價,碳量化,碳金融和ESG生態體系建設背景進行了全面詳細的介紹。 新源智儲能源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逸超分享《電化學儲能站“云-邊-端”主動安全防御體系》主題報告。對新源智儲“1+3+6S”全場景儲能產品體系,多場景系統解決方案進行詳細介紹,重點介紹了新源智儲“云-邊-端”一體化主動安全防御體系整天架構、端側新型BMS系統、邊側PHM系統展開解析等內容。 山西國潤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家樂分享《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及核心材料產業化應用》主題報告。介紹了國潤儲能全釩液流電池裝備制造與液流電池核心隔膜材料技術。其通過鋼帶流延法及擠出成膜法自主研發生產的低成本、高性能全氟離子交換膜和通過對全釩液流電池用電極氈進行改性處理,提升了電極的電化學反應活性,改善了電極與電解液之間的浸潤性,降低了濃差極化,進而提升全釩液流電池系統的能量效率與電壓效率;并結合國潤儲能項目應用案例進行分享。 本屆年會得到了行業學會、協會及企業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感謝各位領導、嘉賓的精彩發言,為行業健康、長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2024年儲能產業發展勢頭不減,有望超2023年水平。數萬家家企業布局儲能,行業百花齊放。新型儲能產業快速發展,正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我們正揮手告別傳統能源,走進可再生能源時代。可再生能源時代需要儲能!儲能系統、儲能電站是一連串技術聚合,引發從學科建設、材料、產業鏈、互聯物聯、智能化、數字化一大波產業發展,是下一個十年最重要的戰略產業。 我們以本屆年會作為起點,接下來將在全國開啟“尋找技術榜樣”大型主題活動,包括文字報道、視頻、研學及分享活動,希望能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進程中,在決勝2024的關鍵時刻,給大家提供更多的交流和發布,加快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