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中國網獲悉,7月23日,由華為數字能源主辦的“碳路中國•大道有為”東莞綠色低碳發展“光儲充”一體化建設峰會在迎賓館舉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出席了會議。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碳達峰行動,加快發展光儲充一體化項目,是廣東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雙碳”系列部署、省委1310部署和制造業當家戰略的重要舉措。 截至今年6月,廣東省風電光伏裝機規模達到了50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裝機規模容量超2000萬,是“十三五”末的五倍;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實現跨越式發展;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270萬千瓦,新型儲能平均的運行時間和利用率在全國居首位;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超49萬個,私人充電樁超61萬個,充電樁的數量、充電的電量都是全國第一。 廣東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江江指出,要積極發展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光儲充耦合園區用電負荷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光儲充放車網互動項目等不僅有利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打造綠色、高效、體驗友好的低碳園區示范,更有利于全社會的節能降碳,促進全面綠色轉型。 聚焦東莞,2023年,全市新能源產業的集聚營收達到748億,同比增長超過9%;近兩年全市新增屋頂光伏超過50萬千瓦,累計建成152萬千瓦,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規劃建設目標;新增公共充電站超過300座、公共充電樁超過5000個。 東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劉光濱特別強調,新型儲能發展已經按下了加速鍵,華為數字能源為當地多個企業、園區、應用場景不斷做出新的示范項目,推動新能源產業集群加速邁上千億級。 會上,東莞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麥偉林在“共推產業低碳轉型,共繪東莞綠色未來”主題演講中強調,東莞作為國際制造名城,正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攜手華為數字能源等領軍企業,大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東莞憑借其雄厚的產業基礎、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綠色低碳產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成為企業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理想選擇。 面向“低碳園區新時代”,華為數字能源率先將30多年積累的數字技術與光伏、儲能、充電、熱管理技術創新融合,打造一站式的“優光儲充用網云”行業綠電解決方案,助力千行百業綠色低碳轉型。 華為董事、華為數字能源總裁侯金龍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各類工業企業、園區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平臺,是能源消耗活動的聚集地,也是光儲充場景融合主戰場。同時強調,光儲充一體化具備多元化的功能和價值,讓每一個工業、企業、園區從電能消費者成為電能“產消者”。 原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在發言中闡述了“光儲充”一體化對于低碳園區建設及創造綠色價值的關鍵作用。她表示,分布式光伏的快速發展與集中式光伏并舉的格局初步形成,為“光儲充”一體化創造了有利條件。而“光儲充”一體化為低碳園區帶來了多重綠色價值,共同推動了園區向低碳、高效、綠色的方向轉型,為實現“雙碳”目標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國內園區低碳化進程在加速推進,光儲充一體化已經進入更多園區。在園區光儲充無處不在的同時,也面臨系統安全、協同收益、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等諸多挑戰。為解決諸多挑戰,華為行業綠電解決方案2.0應運而生,通過部署優光儲充,結合軟件產品幫助客戶完成從方案的設計、管理、再到運營,同時聯合解決方案伙伴,拓展解決方案邊界,更好地滿足客戶在不同場景下的定制化需求。 華為數字能源工商業智能光伏業務總裁鐘明明強調,華為面向工商業發布“優光儲充用網云”一站式解決方案,其中,優光解決方案帶來更高安全、更多收益和更簡運維三大價值,在市場剛需和經濟驅動兩方面作用下,中國工商業儲能的市場空間不斷增大。全球首款風液智冷儲能新品作為2024年工商業尖刀產品重磅亮相,在安全、收益和極簡交付三大模塊進行了突破性創新,更加靈活適配工商業場景,滿足各行各業差異化需求。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充電網絡領域總裁王志武在“再創綠色出行新高度,華為讓光儲充一體化進入每個園區”主題演講中強調,華為通過融合全液冷超充解決方案、智能光伏解決方案以及充電云AI算法端到端融合,推出全液冷超充、全液冷儲能的領先架構,打造高質量、高安全、高智能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既可以帶來極致的充電體驗,幫助營運商更好地獲客,同時通過光儲充一體融合提高效率,提高整個商業回報,增強運營商的盈利能力。 當前,華為數字能源聯合伙伴已經落成了一批低碳園區示范項目,助力客戶持續獲益。聚焦東莞,已在長安硅翔綠色低碳園區、樟木頭安眾綠色低碳園區、樟木頭海悟綠色低碳園區、石碣五株綠色低碳園區、寮步鴻蒙智行綠色低碳園區五大樣板點成功應用。 樣板點發布儀式 大會中,特別設置了以“打造工商業低碳園區,共建綠色美好未來”為主題的圓桌論壇,邀請了安眾、硅翔、海悟、華界智行、品聯等企業代表,共同分享華為光儲充實踐經驗。 具體來看,華為為安眾實業打造了“優光儲充云”辦公園區,通過多裝多發提升安眾整體收益。為硅翔二廠建設的充電場站,整站單月充電量達12萬度,同時也為客戶提供了極致充電體驗。在制造業場景,華為為五株電子提供多能融合的解決方案,最大化用能效率。在城市中,華為采用光儲融合的方案打造深圳龍崗低碳城為代表的低碳場館。 華為通過融合伙伴的能力,華為將繼續在全國打造更多低碳示范園區,通過綜合用能管理為更多工商業主提供節能降碳方案。 此外,華為數字能源與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東莞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東莞銷售分公司、東莞市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 簽約儀式 華為數字能源扎根東莞,持續攜手本地產業同仁、客戶和伙伴,共同打造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為園區低碳化、“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聚陽生焰,握指成拳。華為數字能源、深圳恒通源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穩拓新能源有限公司、杭州品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伊西思電子有限公司、神州數碼(深圳)有限公司、中廣投能源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廣東坤通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易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廣東東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東莞千企萬園綠色低碳計劃”,該計劃將推動光儲充融合的低碳園區解決方案快速普及,讓千企萬園降低用能成本、保障用電安全,讓千行百業實現低碳化轉型,讓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 發布儀式 面向未來,華為將通過構建符合工商業產業特征的高質量伙伴體系,將華為行業綠電解決方案推廣到以園區、充電場站等典型場景的千行百業,加速光儲充一體化建設,讓客戶享受更經濟、綠色、高效的能源,共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