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百兆瓦級的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一期工程正式并網發電。 在大連市沙河口區香周路、春光街交叉口北側,一棟占地兩萬余平方米的白色建筑頂上54個排列整齊的白色集裝箱站科技感十足。30日下午,隨著現場指揮人員下令電站啟動,電站操作人員啟動電池系統,狀態、參數等顯示正常,系統運行平穩,放電功率逐步升至100MW,標志著電站正式滿負荷并網發電成功。 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全景。(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供圖) 據介紹,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撐、由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設計制造、大連恒流儲能電站有限公司建設運營。本次并網的是該電站的一期工程,規模為100兆瓦/400兆瓦時。 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儲能技術研究部部長李先鋒介紹,電站可在整個電力系統中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電網用電低谷時,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給電池充電;在電網用電高峰時,將儲存于電池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進行放電,也能配合常規火電、核電等電源,為電力系統運行提供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 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工作人員申請滿負荷充放電。(大連恒流儲能電站有限公司供圖) “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將提升遼寧電網的靈活調節能力、平衡并提高電網可靠性。”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王芝茗說。 李先鋒介紹,實現能源結構的低碳轉型、增加清潔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力手段,但風能、太陽能發電不連續、不穩定,要繼續發展,就必須有相應的儲能技術進行配套。 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的電池集裝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供圖) 多年來,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科研團隊相繼解決了液流電池關鍵材料、高性能電堆和大規模儲能系統集成等關鍵問題,研發出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技術,減少了密封材料的使用,使電堆總成本降低了40%。 “與傳統電池不同,液流電池將液體電解質存儲在外部,儲能介質為水溶液,無著火爆炸風險,安全性高、壽命長,還可按需組合,實現功率與容量的自主調控,具有顯著的低成本擴容優勢,在電力系統儲能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李先鋒說,下一步,將著力提高全釩液流電池的經濟性和可靠性,促進其大規模商用。(參與采寫:高銘、張琦汝)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