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全國“儲能之都”貢獻能建方案 ——訪中國能建數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萬明忠 “全球最大規模山東泰安35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采用中國能建自主研發的大容量非補燃低熔點熔融鹽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當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自主可控、兼顧效率和投資的新型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成果,實現了儲能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和技術突破,在國內外將形成重要影響力,為我國儲能技術發展作出跨越式貢獻。”中國能建數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萬明忠接受中能傳媒記者專訪時表示,該工程的開建將有助于推動新型儲能技術高端發展,促進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和廢棄鹽穴資源再利用,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貢獻“能建方案”。 中能傳媒: 中國能建為什么選擇在山東泰安開發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萬明忠:山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能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正在就智慧能源等方面深化合作。中國能建始終秉承“山東有需求、能建有優勢、雙方有共識、合作有共贏”的原則,為山東帶來全新的壓縮空氣儲能方案,助力泰安千萬千瓦級新型多元儲能基地建設。泰安項目是中國能建在山東省儲能投資的試金石,作為山東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的基礎,為中國能建在山東省開展風電、光伏、儲能、數字化等新業態創造了先機。響應了中國能建“30·60”系統解決方案“一個中心”和儲能、氫能“兩個基本點”的戰略方向。 山東既是工業大省,也是能源大省,根據山東省“十四五”能源規劃,山東地區將開展大規模新能源項目建設,急需大規模新型儲能發揮調節作用。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具有規模大、效率高、成本低、壽命長、建設周期短、選址靈活、清潔無污染、提供轉動慣量等諸多優勢,被認為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之一。 近期,山東省陸續出臺了針對性扶持政策,特別是提出“將儲能容量配比作為風光項目并網的最優先條件,依托現貨市場推動新型儲能市場化發展”等好政策,再加上泰安的區位優勢和鹽礦資源稟賦,為壓縮空氣儲能規模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國能建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助力泰安打造成全國“儲能之都”,成為山東的一張綠色的新名片。 中能傳媒: 在山東泰安選擇單機容量350兆瓦,有哪些技術升級?下一步,數科集團將如何布局? 萬明忠:單機容量從300兆瓦迭代到350兆瓦,不只是追求更大的裝機規模,而是執著于新技術路線的優化,推動整體系統效能的全面提升。該項目具有更高效的物理儲能系統,全球首創低熔點熔融鹽高溫絕熱壓縮技術,系統綜合轉換效率達70%以上,效率水平全球第一;更經濟的工程造價水平,核心經濟指標單位造價降至6000元/千瓦左右;更智慧的數字化電站,全過程數字技術賦能,打造儲能電站數字孿生,實現“智能、協同、融合、安全、柔性”的智慧電廠。 數科集團全新的大規模長時物理儲能技術——300兆瓦級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實現了核心技術的全面自主研發、百分百國產化,可有效承擔“新能源接入電網的優化器”“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穩定器”“用戶側能量管理的路由器”“特高壓綠電外送的適配器”“退役火電清潔轉型的迭代器”“超級充電寶”等作用,開創了大容量壓縮空氣儲能綠色、零碳、高效、經濟、應用場景靈活的新路線,樹立能建品牌、打造儲能的“能建方案”。 數科集團采用“研投建營”一體化解決方案,以泰安項目為起點,向山東各地輻射,在菏澤、聊城等鹽礦資源豐富地區布局鹽穴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在濱州、青島、煙臺等新能源富集地區布局人工造穴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助力山東逐步打造覆蓋多種儲能形態的“兩千萬千瓦級儲能基地”。此外,數科集團將在我國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區以及中東部和南部負荷中心地區,布局近百座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通過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三側發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促進能源低碳轉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中能傳媒: 什么是中國能建壓縮空氣儲能“研投建營”一體化解決方案? 萬明忠:中國能建以“科研引領、投資驅動、建設固本、運營增效”的原則,有序開展壓縮空氣儲能項目開發。 研,中國能建通過“揭榜掛帥”,充分發揮所屬企業在勘察設計、系統集成、裝備制造方面的優勢,聯合陜鼓、沈鼓、三大動力等國內頭部設備制造廠家,開展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攻關和裝備研制。同時,依托數科集團新型儲能研究院,以及與中科院巖土所聯合成立的省級深地儲能技術創新中心等單位,實現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地上地下全方位的科研保障。 投,以中國能建投資為主,聯合行業領軍企業,在數字科技、能源投資、鹽穴資源、電網資源等方面形成優勢互補。目前正在探索與鹽礦企業的全方位合作,打造采鹽、儲氣、壓縮空氣儲能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同時,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際金融組織的低息貸款和國家的政策金融工具,為項目實現更優的經濟性創造條件。 建,依托中國能建在規劃設計、施工建設、裝備制造等環節的產業鏈優勢和專業能力,保障壓縮空氣儲能地上地下工程建設過程自主可控,深化工程創優、綠色建造。 營,項目群建成后,中國能建可通過數科集團發電運營公司、電力試研院等平臺進行運營,加速推動數字化運營技術的不斷迭代,為電力系統提供更智慧、更高效的調頻、調峰服務。依托以壓縮空氣儲能為主的“共享儲能”模式,與新能源開發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專家觀點 壓縮空氣儲能將成大規模儲能支柱 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和電池儲能是大規模發展儲能技術的首選。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抽水蓄能技術相對成熟,但需要有高低差的地勢,另外建設周期長,投資大;電池儲能未來可以利用淘汰的車載動力電池來做,但是對環境依然是個挑戰;壓縮空氣儲能,起步較晚,但是優勢明顯,在有鹽穴的地方可以利用鹽穴,沒有鹽穴的地方依靠人工造穴,地質限制小,具備大規模建設的基礎,另外還有規模大,啟動快的優點。因此,壓氣儲能必將成為大規模儲能領域的支柱產業。 泰安鹽礦資源豐富,埋深適中,除了開展鹽穴壓氣儲能以外,地下鹽穴還可以用來儲存天然氣。從地質的角度看,泰安有潛力成為山東省的儲能中心,能夠儲氣、儲油、儲電,對山東能源轉型起到決定性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楊春和 實現壓氣儲能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壓縮空氣儲能具有裝機容量大、站址布局靈活、建設周期短、環境友好、具有交流同步發電機特性等優勢,是可以與抽水蓄能相媲美的新型儲能技術。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可以發揮調峰、調頻、提供轉動慣量和旋轉備用的作用。因此,壓縮空氣儲能對提高系統中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裝機占比具有很好的協同促進作用。 山東泰安35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作為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采用全球首創低熔點熔融鹽高溫絕熱壓縮技術,系統綜合轉換效率超過70%,標志著我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技術水平有較大幅度提升,儲能發電成本也有顯著的下降,為后續大規模發展壓縮空氣儲能提供基礎保障。通過該項目的建設,可以帶動國內壓縮機、空氣透平等系列裝備的開發及應用,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為我國相關裝備走向國際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高級顧問、全國工程設計大師 孫銳 作者:于海江 趙雪明 陶剛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