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SNEC展會現場,美的集團旗下能源業務品牌美的能源,首次亮相并發布“儲能+熱泵+AI”三維驅動的能源戰略,科陸攜美的品牌工商儲Aqua-EM及科陸牌的光儲一體機同步亮相。美的和科陸如同“雙虹”一樣,用自己特殊的光芒照耀著儲能賽道。 美的作為家電領域在能源板塊耕耘的“優等生”,這一次又再次大膽跨出了新的步子:美的與科陸雙品牌并舉,進一步完善儲能領域布局。 據高工儲能了解到,美的能源是美的集團旗下的能源業務品牌,通過合康新能、科陸電子、樓宇科技、庫卡等業務單位,提供了工商業能源、家庭能源、大型地面儲能、綠色建筑以及綠色智能制造等全鏈路多場景的能源解決方案。 新的行業信號是,科陸攜帶美的、科陸雙牌,“兵分兩路”進一步深耕工商業儲能賽道。 放眼儲能賽道,一改前兩年的“狂奔”,行業邏輯變得更為復雜。一方面儲能取消強配,短期內失去了“動力”,使得儲能領域競爭更加激烈;另一方面,136號文后,儲能要走向交易、提供價值成為行業共識。 具體到工商業儲能,很多省份已經降低了峰谷價差,回報年限拉長,虛擬電廠現貨交易的推行“箭在弦上”。 如何抵御更為震蕩的行業新周期?美的和科陸將以雙品牌共同進擊儲能賽道,互為拱衛、互為補充。 這一次新的跨越,一方面來自于去年在工商儲賽道的“小試牛刀”,美的集團意識到雙牌運行更能賦能儲能客戶,雙品牌運行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雙贏。不改變科陸原有產品體系的同時,美的集團以新品發布為節點重磅官宣全面入局儲能賽道。 另一方面,美的已經積累儲能領域核心技術,如AI電芯全息管理技術、儲能熱管理技術等。據美的能源透露,其正在從供能、儲能到用能,以“全鏈路”硬實力,推動綠色能源的應用落地。 多維度表明,儲能已經進入深潛期。如何打造儲能賽道的獨一無二“金剛鉆”?美的&科陸“雙虹”效應或將助推其持續再攀高峰。而美的能源則以“源網荷儲熱”五大核心,全面實現戰略轉型。 01應對分時電價變局,雙品牌“打硬仗” 工商業儲能發展邏輯的改變。 今年以來,多個省份分時電價表明,不能完全依靠分時電價政策單純的峰谷套利,多元化的收益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未來,工商業儲能的發展,將緊貼虛擬電廠和源網荷儲等,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消納,確保完成低碳減排的目標,同時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讓儲能變成“必需品”。 2025年4月11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電力市場建設的加快推進,虛擬電廠作為電力系統新業態、新模式,作用日益顯著,需求日益增長,發展條件日益成熟。 按照《意見》的規劃,到2027年,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根據以上調節能力測算,虛擬電廠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接近2000億元。 136號文件推動儲能行業從“政策哺育”轉向“市場化生存”。394號文件打破電力交易壁壘,強化電能全國流動性。虛擬電廠、綠電直連等更是提出優化儲能發展的路徑,儲能加快實現“配角”到“核心調節資源”身份轉變。 科陸電子深耕電力行業近30年,在虛擬電廠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經驗。依托美的集團“三個一代”研發體系的強大支撐,雙方聯合開展了電力交易與虛擬電廠技術的深度研究,并成功自主研發電力交易平臺,全面布局售電及虛擬電廠業務,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該平臺創新構建"發電+負荷+價格"三維預測系統,集成日前/日內/實時電能量交易與調頻輔助服務競價模塊,實現中長期、現貨及零售市場全覆蓋。 目前科陸積極拓展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華北等區域的售電+虛擬電廠業務,利用該平臺高交易達成率、高預測精度、快速響應能力有效突破工商業儲能當前峰谷價差收益下降趨勢的困局。 科陸電子產品經理王凱補充表示,“我們將未來的市場視為全生命周期價值高地,聚焦運維增效、資產增值、電力交易三大場景。” EMS智能化升級,進行市場側建模,動態擬合電價曲線→生成最優充放電策略→提升電力交易收益。滿足電站日常需求的運行上,EMS自動電價波動策略,提升充電收益。 EMS平臺化運營,即科陸云平臺,可實時看到電站的運行情況,遠程監控+故障預診+碳管理,實現“一屏統管”。 未來,科陸電子也將持續跟地方電力市場交易機制接軌,聯合電網/交易機構,提供容量租賃、輔助服務等全棧式后服務方案。 去年以來,科陸前期打造的“0.588元 ,省心安到家”,打造了工商業交鑰匙工程。依托美的強大的售后體系,無論是一臺還是多臺,無論是在長三角、珠三角,抑或在西北、東三省等,在售后響應上,美的科陸做到了行業難以追趕的效率。 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美的牌"與"科陸牌"雙軌并行。雙軌制背后,美的&科陸將進一步在儲能賽道形成明確分工。 目前,眾多儲能企業掙扎在生死邊緣,不乏使用劣質的電芯和材料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濫竽充數”。在此關鍵節點,為了進一步給客戶吃下“定心丸”,美的&科陸雙牌運行,用更強大的品牌保障和技術研發保障行業走日走向良性有序。 目前,科陸專門負責儲能的研發將近300余人,而美的中央研究院近1700人協助儲能產品研發,研發投入是保障產品高品質、長期穩定性的基礎。 據高工儲能了解到,科陸電子工商業儲能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受到客戶認可,國內項目站點超250+,歐洲站點部署超50+,東南亞站點20+。其中在德國等品質要求高國家獲得TOP渠道商測試認可和代理授權。 在此基礎上,美的和科陸品牌協同可加速渠道融合,共享美的樓宇自動化、工業設備庫卡機器人等客戶資源,同時嚴格遵循美的"三個一代"研發標準與供應鏈管理體系,在工商儲賽道形成較強的品質背書,形成工商業儲能“更強合力”。 雙牌運行之后,科陸將與美的集團共同持續深化電力市場服務能力,打贏工商儲這場瞬息萬變的“硬仗”。 02直冷大儲系統問世,安全明牌全面升級 場景化儲能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這也是美的集團和科陸電子的洞察。一直以來,美的是具有很強C端辨識度的“國民家電品牌”;而科陸電子則屬于典型的B端品牌。 儲能場景化需求,使得雙牌運行更為迫切。在大儲領域,科陸電子堅守安全高效,構建安全新標桿。 SNEC期間,美的能源全球首發直冷地面電站儲能系統Aqua 3,收益將提升1.5%。該新品實現了能量密度、安全等級、系統效率全面提升,或將助推直冷加速走進儲能領域。 美的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美的能源旗下之所以能行業率先將直冷技術運用到儲能領域來,得益于美的能源旗下已經實現地面大儲、工商業儲能、家庭綠電、工業建筑等領域儲能技術的“強強聯合”。 在此期間,美的能源旗下科陸電子還發布了《主動通風防爆系統白皮書》。不久前,科陸Aqua C2.5 5MWh液冷儲能系統在CSA集團(加拿大標準協會)全程見證下,以持續燃燒59小時10分鐘且零熱失控跨箱擴散的突破性表現,順利通過了極端安全測試。 儲能系統的安全可靠性直接決定客戶資產的全周期價值,科陸對客戶的安全訴求有深度響應。實測數據證明,Aqua C2.5在單箱極端燃燒的工況下,場站內的相鄰集裝箱未發生熱失控的跡象。這個 測試結果驗證了科陸儲能系統的單箱火災耐受能力,更證明了主動通風防爆系統在高密度場站布局中的安全可靠性,為GW級儲能電站的規模化建設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據了解,科陸消防安全體系通過精益設計平衡防護效能與部署效率,其核心在于:熱失控的早期阻斷、滅火系統的精準干預、以及通風防爆的自動化控制。 “我們期待這一技術路徑能為行業提供可復用的安全基準,推動儲能電站向主動防控的范式升級。”科陸電子儲能研發中心總經理王福慶表示。 在北美安全標準框架的指導下,科陸構建了覆蓋"熱失控預警-火災抑制-爆炸防控"的多重防護體系。 大儲領域,科陸電子技術創新與安全升級并舉,美的能源旗下各版塊正在加速讓“加法”變成“乘法”,實現集團業務再突破。據不完全統計,科陸電子儲能產品全球累計交付6GWh+,儲能產品已經走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區。 03“雙虹”并行背后,美的綠色能源“一盤棋” 美的控股之后,科陸電子已經在今年一季度實現業績翻盤。這顯然不是美的核心考量。 美的集團不僅僅要在技術、品牌、資金、影響力等層面賦能科陸電子,而且在更適合美的品牌的工商業儲能賽道主動打出了“雙軌并行”的明牌。 這其中體現美的綠色能源“一盤棋”戰略。依托科陸電子、合康新能、樓宇科技以及庫卡,美的能源已經實現全鏈路、五大場景全覆蓋。 地面大儲場景,科陸電子是少數擁有實際走完全生命周期項目的企業。科陸南美儲能項目作為智利首個光伏+儲能項目以及南美洲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發電側光儲一體化項目,項目無故障運行900多天,受到智利能源部長高度肯定,成為“一帶一路”的區域性示范項目。 在工商業場景,美的能源依托源、網、荷、儲全鏈路生態產品和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推出光儲一體化能閃送產品,模式更靈活,收益更高。把并在這次展會帶來了工商儲Aqua-EM系列產品,通過AI電芯全息管理技術,系統效率提升30%。 面對家庭能源需求,美的能源打造美墅別墅綠電解決方案,實現家庭發、儲、用電全鏈智能,一屏掌控,建立家庭綠色能源微電網。 聚焦綠色建筑,美的能源推出儲能熱管理系統和高效機房AI全域生態平臺,從更穩定的能源供應到用能能效最優的仿真設計,能碳雙控,滿足不同類型建筑需求。 在新能源行業智能制造領域深度耕耘,美的能源從材料段自動化相關工藝,到最后成品儲存柜,均有成熟應用案例,重載機器人在新能源行業占據超過25%的市場份額。 美的能源是美的集團戰略轉型的重要途徑,采取技術創新-產品突破-應用落地三大戰略,驅動業務可持續發展。未來,美的能源將繼續專注提供全價值鏈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以科技創新為引擎,能鏈美的萬物。 |
上一篇:華為侯金龍:鑄就高質量,激發AI潛能,開啟全面構網新時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