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起,鋰電行業進入技術革新以及產能擴張的關鍵時期,企業積極尋求去庫存,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為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5月8日,工信部發布了《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及《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旨在抑制盲目擴張,鼓勵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成本。規定企業研發投入不低于3%,產能利用率不低于50%,以促進技術進步和淘汰過剩產能。 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 總產能下降12% 今年以來,已有多個鋰電行業新項目投資暫緩或取消,如黑芝麻公司的35億元儲能電池項目暫緩,華軟科技宣布終止兩個鋰電池電解液項目。 根據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www.esresearch.com.cn)的不完全統計,2024年4月,全國共有21家企業公開了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產能項目(包括擬建、簽約、開工及投產等不同階段的項目),涉及的總產能規模超過152GWh,延續3月份的下降趨勢,產能規模降幅34.91%,投資額降幅達40.83%。 雖然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的總產能整體項目規模有所下降,但在儲能電池產能項目上,呈現出上漲態勢,新增產能規模較3月份上漲47.64%,達到124GWh,投資額環比增長25.26%,達到455.33億元。這一增長趨勢反映了儲能電池在中國能源轉型和清潔能源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技術路線上,涉及的儲能電池類型包括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和液流電池,顯示出儲能電池技術的多元化和創新性。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儲能電池領域迎來簽約小熱潮,在公布電池產能項目的21家企業中,13家企業進行了儲能電池產能項目的簽約活動,簽約金額超過205億元。可以看出,盡管整體新增電池產能項目的投資額有所下降,但企業對于儲能電池產能項目的投資熱情并未減退。 最大的項目來自瑞浦蘭鈞佛山百億新能源項目,位于廣東佛北戰新產業園,總產能規劃32GWh,一期16GWh已順利投產,二期亦規劃了16GWh,為當地構建本土化鋰離子電池供應鏈體系提供支撐。 儲能電池區域分布 多點開花,均衡發展 4月份,中國新增儲能電池產能規劃項目繼續呈現多點開花的特征,共有14個省公布了儲能電池產能規劃,因電池制造項目投資額巨大,且前期的備案選址流程長,現在公布的項目是經過了至少1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論證,所以現有項目的落地是地方政府前期達成合作的確認,其中: 廣東省連續兩個月在全國鋰離子電池投資項目中位居首位。4月份,廣東省的儲能電池項目投資額達到100億元,規劃產能達到32GWh,反映了廣東政府對儲能產業發展空間的認可,以及依托省完善的產業鏈及強大的市場需求構建儲能上下游全產業鏈集群的決心。 內蒙古在儲能系統集成產線布局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新增了70億元的投資項目,充分體現了在該地區強大的市場需求及能源成本優勢下,企業紛紛重視在該地區的產線投資,一方面拓展西北地區的市場,另一方面利用低成本的電力,降低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 從區域分布特征來看,4月份的儲能電池產能在浙江、貴州、四川、江蘇、新疆等地,或靠近原材料,或靠近應用市場,或靠近完備的產業鏈所在地。 非鋰儲能技術 投資熱度不減 除此之外,液流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的相關項目熱度上漲,4月份共有5家企業公布建設液流電池產線計劃,包括全釩液流電池、鋅鐵液流電池、鐵鉻液流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目前,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正在加速產業化進程,隨著技術示范不斷推進,技術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規模化效應有望逐漸增加。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