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已經落下帷幕。從裝機規模來看,我國儲能市場在2024年上半年再創新高,儲能項目裝機共計14.40GW/35.39GWh,已達到2023年全年裝機規模的69%。 而資本市場方面,截至第一財經記者今日發稿,中信儲能指數(CI005477)為945.02點,2024年以來已經下跌34.68%。 內卷與低價競爭仍存 今年上半年的儲能市場,與光伏行業一樣,同樣可以用“卷”來概述。 研究機構認為,2024年前十名儲能系統集成商將瓜分八成以上市場份額。 ”中國新型儲能市場整體將供大于求,儲能系統集成環節較電芯環節競爭更為殘酷,50%以上的儲能系統企業(含大儲系統、工商儲系統、戶儲系統等企業)將被淘汰出局。”高工產業研究院表示。 隨著儲能玩家和產能的“狂飆”,價格戰正在席卷儲能產業鏈,儲能賽道也進入洗牌博弈的周期。 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十年(2014年至2023年),儲能產業企業注冊數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2022年以來,每年新增注冊企業規模都在4萬家以上,截止2023年末,儲能產業注冊企業數量合計達15.76萬家,較2014年增長超十倍。 2024年上半年,儲能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達4.02萬家,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兩年半的時間內,儲能產業新增注冊企業數量合計達15.58萬家,截至2024年6月末,儲能企業注冊數量已“狂飆”至19.10萬家。 浙商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5月,2小時儲能系統和4小時儲能項目EPC均出現了歷史低價。2小時儲能系統報價區間為0.57元/Wh至0.85元/Wh,平均報價為0.66元/Wh,同比下降約四成,環比下降約兩成。 價格下行影響企業利潤。據萬聯證券統計,2024年一季度,儲能產業鏈整體實現營收1390.59億元,同比下降11.06%;實現歸母凈利潤156.00億元,同比下降6.09%。 “我并不擔憂儲能行業的內卷,這恰恰證明儲能行業是有生命力的、繁榮的,未來是很美好的。”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對第一財經表示,價格降低背后的邏輯還是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帶來價格降低,價格降低是好事,價格降低了,才能讓原來不能開發的資源得到開發,自然催熟市場。 “大”電芯趨勢明確 綜合今年上半年各大儲能展的參展觀察情況來看,儲能行業正從280Ah過渡至314Ah電芯,并逐步向500Ah+電芯發展的趨勢明確。 電芯是儲能系統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儲存電能并在需要時釋放。Ah是電芯的容量單位,代表其可存儲的電量。 綜合已公布的數據,500+Ah電芯多將于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陸續實現量產,從280Ah的量產到314Ah的量產經歷了大概5年的時間,而從300+Ah到500+Ah的量產僅約1年時間。 比如2024年SNEC上海光儲展期間,欣旺達(300207.SZ)旗下的欣旺達動力發布容量為625 Ah的儲能電芯;瑞浦蘭鈞和楚能新能源同樣發布容量為625 Ah的儲能電芯。 光伏企業天合光能自產314Ah儲能電芯的新一代柔性儲能電池艙于今年二季度出貨;晶科能源推出314Ah自研儲能電芯,預計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首期5GWh儲能電芯產品產能投產并具備量產出貨條件。 晶科能源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預計314Ah容量的電芯將在下半年開始,在未來幾年成為市場主流,會取代280Ah容量的電芯。”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瑞浦蘭鈞、遠景動力、欣旺達、天合儲能、海辰儲能、鵬輝能源、中創新航、寧德時代、南都電源、贛鋒鋰電、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盛虹動能、豪鵬科技、?;履茉?、力神電池等企業近30款300Ah+容量的儲能電芯產品已經開始量產交付。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調研顯示,300Ah+儲能鋰電池會在2024年加速在國內大儲、工商業儲能產品中滲透,滲透率有望從2023年不到3%提升至20%以上,理想情況將提升至30%。 海外回暖,下半年儲能市場如何 海外歐洲市場的累庫問題一直是儲能行業熱議話題。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一季度,歐洲戶儲市場持續處于去庫階段,不過目前歐洲的去庫進度已經接近尾聲。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4月和5月,我國分別對德國出口逆變器16.98和15.43萬個,同比分別下降22.18%、31.53%,實現出口金額2.29億元、2.64億元,同比下降66.61%、60.38%。 與今年一季度的數據相比,我國4、5月對德國出口數據明顯環比回升,同比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歐洲戶儲去庫拐點已至。”浙商證券認為,短期內歐洲戶儲景氣度的擾動因素之一是庫存情況,從逆變器出口數據可以看出當前出口至歐洲的逆變器數據環比改善。 “德國是歐洲最大戶儲市場。”萬聯證券認為,基于對德國出口數據判斷,歐洲戶儲去庫預計已經進入尾聲,在2023年下半年的低基數下,今年下半年有望企穩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儲能的裝機需求保持高增,直接反映在儲能的招標規模走強。 根據行業機構的數據統計,2024年1月至5月,全國儲能市場共計完成283項儲能招投標,涉及儲能系統、EPC(含設備)和直流側,總規模為18.35GW/52.65GWh,分別同比增長82.77%/95.22%。 業內認為,由于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周期一般在3個月至6個月,今年前五個月高增長招標數據有望對下半年的裝機投運規模形成支撐。 根據現階段儲能項目招投標、項目兌現度等情況,行業機構儲能領跑者聯盟(EESA)預計,2024全年儲能裝機將達90GWh,同比增速76%。 中金證券認為,內卷背景下,全球市場對儲能的需求仍保持強勁的需求。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之一,國內的大儲能需求預計將持續旺盛。”該機構預計,2024年全球儲能出貨量將達到273GWh,其中中國、美國、歐洲、澳洲、日本和其他地區分別為86GWh、78GWh、50GWh、6GWh、3GWh和49GWh。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