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維科網 2025年6月,廣東省儲能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發期。全省備案儲能項目總規模突破4.78GW/10.06GWh,相當于一天內規劃建設一座特大型“城市充電寶”。 從數據來看,單月備案規模環比激增72.4%,投資總額超過202.53億元,廣東省正以驚人速度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基礎設施。值得關注的是,工商業儲能項目在六月備案數量高達164個,占當月項目總量的八成左右。 1 從規模狂飆 2025年6月,廣東省儲能領域迎來標志性時刻:205個儲能項目集中備案,總投資額達到202.53億元。環比增幅高達72.4%,這種增速在重資產能源基礎設施領域極為罕見。 其中應用類項目占據絕對主導,儲能規模高達4757.44MW/10007.13MWh,產業類項目雖只有9個,但投資額也達到39.55億元。 投資強度同樣亮眼。在明確投資單價的2小時鋰電儲能項目中,價格普遍集中在0.8-1.4元/Wh區間。東莞某3.25MW/10.868MWh的工商業儲能項目,初始投資僅需1.2元/Wh左右。 成本持續下探為項目經濟性提供了堅實基礎,廣東高達0.8元/kWh以上的峰谷價差為投資回報“上了保險”。 打開廣東省儲能項目地圖,珠三角地區的光芒格外耀眼。東莞、廣州、中山、佛山及江門五市占據項目總量86%,凸顯區域經濟活躍度與密集用電需求。 城市競爭格局呈現鮮明分層,其中,廣州以1.51GW/3.03GWh,的備案規模一騎絕塵,主要得益于多個200MW/400MWh級大型獨立儲能電站落地。東莞則以39個備案項目數量奪冠,幾乎全是中小型工商業儲能。 汕尾、清遠、梅州、揭陽四市備案規模均突破800MWh,成為大型儲能項目聚集地。 值得注意的是,粵東西北地區正加速追趕。河源市燈塔盆地農高區產業園200MW/400MWh獨立儲能電站已完成備案,計劃2026年建成投運。 項目規模方面,在六月備案清單中,一批百兆瓦級的“儲能航母”格外引人注目。這些項目單體投資動輒數億至十余億元,構成了新型電力系統的骨干網絡。 例如,廣州更是在南沙、從化、增城等區集中備案8個大型獨立儲能項目,成為當月最大贏家。其中聯名綜合能源公司在南沙區就布局了兩個200MW/400MWh電網側儲能電站。 揭西縣龍潭鎮飛能綠達400MW/800MWh新型獨立儲能項目以15億元投資額位居榜首,計劃2026年7月建成;而汕尾市同時布局兩個200MW/800MWh的超大型項目,采用前沿的半固態鋰離子電池技術。 2 工商業儲能的星火燎原 與大型項目交相輝映的是遍布全省的工商業儲能“毛細血管”。六月備案的164個用戶側項目中,84個規模在1MWh以上,80個在1MW以下。 東莞某38.46MWh用戶側儲能項目成為當月“工商業儲能之王”,由東莞市能源投資集團下屬企業建設。 項目單體規模呈現金字塔分布:10MWh以上項目4個,5MWh以上項目12個,2MWh以上項目43個,1MWh以上項目84個。 這些項目應用場景豐富多元,涵蓋工廠儲能、充電站配儲、園區儲能等多種形態。佛山眾粵1.3MW/2.6MWh儲能電站、惠州貝特瑞12.27MWh分布式儲能項目等典型代表。 整體來看,技術選型呈現“主流穩定、創新突破”的雙重特征。在118個明確技術路線的電化學儲能項目中,磷酸鐵鋰電池占比高達75.4%,成熟度與安全性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冷卻技術呈現升級趨勢,液冷方式占比達32%(61個項目),高效熱管理在部分項目中成為標配。 更具突破性的是,汕尾市兩個200MW/800MWh項目率先采用半固態鋰離子電池技術,為下一代儲能技術商業化打開突破口。惠州億緯鋰能的寬溫域鈉離子電池研發項目同期落地,投資2.68億元建設2GWh鈉電池產線。 而中創新航在江門布局的固態儲能電池產線同樣值得關注,該項目將建設2GWh固態電池產能,實現萬噸級專用材料配套。 儲能賽道吸引多元資本涌入。在大型項目領域,金風科技、萬里揚、聯名綜合能源等頭部企業領跑,佛山市投資控股集團、清遠市粵新能源等地方國資平臺積極參與。 用戶側市場則呈現“百花齊放”格局:既有深圳融電新能源、北京電桔新能源等專業運營商表現活躍;又有瀚能光儲、廣東曉東新能源等本土企業深耕區域市場;還有鵬輝能源、億緯鋰能等電池企業向下游延伸 東莞市能源投資集團、廣州匯能電力科技等地方能源集團也在加速布局。在164個工商業儲能項目中,涉及111個建設單位,歸屬93個主要投資方。 從廣州南沙區的電網側儲能電站,到東莞工廠屋頂的分布式儲能單元,不同規模的儲能設施正在重構廣東電力系統的時空布局;汕尾市規劃的半固態鋰離子電池儲能項目已經破土動工,這種新型技術路線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改寫行業規則。 隨著備案項目陸續并網投運,廣東電網將新增10.06GWh的靈活調節能力——相當于為每個廣東家庭配備2.3kWh的“虛擬電池”,萬億儲能賽道在珠江三角洲找到了最堅實的落腳點。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