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最大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電站進入單體調試階段,大連融科儲能(以下簡稱“大連融科”)這家老牌的液流電池公司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2月23日,全球最大的液流電池儲能電站¬——大連100MW/400MWh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目前電站已進入單體調試階段。這是國家能源局批復的首個國家級大型化學儲能示范項目、全球最大規模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電站。 這個電站使用的就是大連融科儲能提供的電池系統。公開資料顯示,大連融科立于2008年,公司由大連恒融新能源公司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同設立,目前已經成長為國內最大全釩液流電池全產業鏈服務提供商,也是全球唯一具備全釩液流電池全產業鏈技術開發和生產能力的企業。 大連融科副總經理王曉麗在今年年初介紹,釩電池的優勢在于4-10小時中長時儲能區間,其安全性、經濟性和電網調節作用明顯占優。現在公司已建成300MW/年電堆生產線和系統集成自動化裝配線,合作伙伴主要為大型能源央企,大量產品已投入到新能源市場。面向電網調峰、可再生能源并網、分布式智能微電網三大目標市場領域,已在國內外實施工程項目40余項。 “新型儲能資本”獲悉,大連融科堅守深耕儲能多年,進入業績爆發期,其控股股東大連恒融新能源的母公司大連融科儲能集團近期有沖刺科創板的計劃。 大連融科屬于非典型的中科院創業項目。 公司的發起人之一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持股22%,它在液流電池研究方面積累深厚,因此大連融科也是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公司的自然人股東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儲能技術研究部部長張華民,持股10%。張華民從公司成立至今擔任大公司的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同時兼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國家能源液流儲能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發改委“液流儲能電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不同于通常的中科院創業項目,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并非技術負責人張華民,而是大連恒融新能源公司,持股67.8%。 大連融科旗下有融科儲能裝備子公司,及參股的恒流儲能電站公司,而大連融科控股股東大連恒融新能源的母公司大連融科儲能集團旗下還有金屬材料、檢測等多家子公司,業務更為豐富多元,因此大連融科儲能集團有望成為未來上市主體。 成本是最大挑戰 大連融科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技術工藝和雄厚的研發能力,全球唯一規模化生產釩電解液企業,國際市場占有率80%。 王曉麗介紹,由大連融科承建的國電龍源臥牛石風場的5MW/10M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于2012年12月投入運行,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套實際并網運行的5MW級液流電池儲能系統,時至今日,功率、容量和效率都無衰減,且運行穩定,有效驗證了釩電池的長壽命、高安全以及可靠穩定特性。 在此后的6年時間里,液流電池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沉寂,中間幾乎沒有出現一些上規模的項目。直到2019年年底,才陸續有黃河上游6MW/30MWh風儲項目和湖北棗陽首期3MW/12MWh光儲項目等具體招標或投運消息出現。 2020年開年之際,大連融科成功中標遼寧大唐國際瓦房店風儲項目10MW/40MWh,國家電投東北公司駝山風儲項目10MW/40MWh和東方國順樂甲風儲項目10MW/40MWh。 今年年初已經進入調試階段的大連的100MW/400MWh釩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國家示范項目,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釩電池儲能項目之一,同樣采用大連融科的全釩液流電池系統。但該項目是公司所在地的項目,將采用兩部制電價的方式進行商業化探索。 目前全釩液流電池的初投成本偏高,大約在2.5-3.5元 /Wh之間,高于鋰電池1.4-1.8元/Wh的價格。“新型儲能資本”獲悉,大連融科的降本計劃是將4小時的儲能成本從目前的2.5-3.5元/Wh, 降到1.7-2元/Wh。 這是大連融科繞不過去的“坎兒”,因為要實現商業化推廣必須靠技術和成本優勢。大連融科已經在遼寧之外的北京、安徽、江蘇、廣東在建一些調峰或發電側的儲能項目。為此,大連融科的收入有望突破數十億,并實現盈利。 值得關注的是,大連融科的關聯公司大連博融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純釩材料和釩電解液企業。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年可生產各類釩材料近萬噸(以V2O5計)。公司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首條大規模工業化釩電解液生產線,釩電解液已經形成的生產能力達到GWh/年的規模。 公開資料顯示,釩電解液是全釩液流電池系統中的核心材料之一,在系統成本占比中達到40%以上,其性能將直接影響到電池系統的工作效率、運行工況和使用壽命等。 大連博融為此制訂了全釩液流電池用電解液國家標準。多年來,大連博融釩電解液已經供應了世界上眾多的全釩液流電池用戶,在不同的儲能應用項目中通過了電池系統驗證,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 在2021年9月,大連博融與全球最大的釩資源企業攀鋼集團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確保了上游釩資源的供應,提高了釩資源的供應保障力。 此外,查閱工商資料發現,大連融科儲能集團在去年完成了一輪融資。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