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中國能建主體投資的世界首臺(套)300兆瓦級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示范工程在應城市開工建設。該工程建成后將在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實現單機功率世界第一,儲能規模世界第一,轉換效率世界第一,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5億千瓦時,將有力推動應城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經濟發展和建設中國中部儲能基地,在湖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發揮重要示范作用。 開工儀式現場,大型工程機械整裝待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湯崢鳳 攝) 中國能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吳云致辭并宣布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范工程開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春和發來視頻祝賀。孝感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江浩,中國能建數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萬明忠,中南電力設計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新軍出席儀式并致辭。 應城市領導胡光懷、魯瑛、李艷霞、周冬凌、徐安平、丁陽春、許明等出席開工儀式。中國能建數科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宋玉文主持開工儀式。中國能建設計、裝備企業代表,設備廠家等相關單位代表參加儀式,并為項目培土奠基。 中國能建設計、裝備企業代表,設備廠家等相關單位代表出席開工儀式,并為項目培土奠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湯崢鳳攝) 吳云在致辭中指出,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一項面向未來能源轉型的硬核技術,在湖北省、孝感市、應城市和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能建主體投資世界首臺(套)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范工程,是中國能建圍繞“30·60”系統解決方案“一個中心”和儲能、氫能“兩個基本點”,全面融入“三大經濟形態”,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能建”的重要實踐,也是中國能建加強央地合作,全力服務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的重大舉措。下一步,中國能建將以此為新征程,持續深耕湖北,與湖北各級政府在更多領域務實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江浩在致辭中表示,孝感、應城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的發展理念,全力以赴優服務、優管理、優環境,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條件,充分發揚“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推動項目快建設、快竣工、快投產、快達效,實現企地共贏、共同發展。 萬明忠作為投資方代表在致辭中指出,數科集團作為中國能建打造科技創新、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主要載體和支撐平臺,積極融入參與湖北省新型電力系統的投資建設,聚焦世界首臺(套)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重大技術開發與示范工程項目,以建成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新樣本、新標桿、新典范推動儲能行業里程碑式跨越,助力地方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奮力實現“雙碳”目標。 該工程位于我市四里棚,總投資18億元。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周期為18個月,規劃建設一臺300兆瓦級壓縮空氣發電機組及配套建設儲能發電生產區、輔助生產區及附屬基礎設施。該工程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5億千瓦時,將在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實現單機功率世界第一,儲能規模世界第一,轉換效率世界第一。 中國能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吳云說,新能源的革命本質上是儲能的革命,3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應運而生技術從本質上來說是踐行國家戰略,所以中國能建干這件事也是在踐行國家戰略上走在前列,也是作為大國重器一個國家責任。“壓縮空氣儲能我們有很好的技術條件,這個項目和國家電力結構吻合,它可以拉動國家國產裝備,我們中國能建基于這四點來干這個事!” 據中國能建數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萬明忠介紹,該項目是世界首臺(套)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示范工程,采用的是全球首創、全綠色、非補燃、高效率的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目前唯一能與抽水蓄能相媲美的大規模長時物理儲能技術,被喻為“新型電力系統穩定器”、“超級充電寶”。工程建成后,年發電量達5億千瓦時,將在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創造單機功率世界第一,儲能規模世界第一,轉換效率世界第一的三項世界紀錄。 項目效果圖 國網湖北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雙碳技術中心主任李陽海表示,作為世界首臺套的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本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提升湖北電網調節能力,特別是對鄂東電網的支撐將會更加堅強有力,大大提升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國網應城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楊勇軍表示,他們將主動靠前服務,對接相關部門,做好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屬地協調溝通工作和施工現場供電支撐工作,助力電站早日建成,推動湖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電網轉型發展。 孝感市、應城市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中國能建總部及數科集團等相關所屬企業負責人,哈氣集團、東方電氣等產業鏈協同方相關負責人,以及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電力報等13家媒體記者,共計200余人參加開工儀式。 (來源:湖北日報 應城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姜濤 李鴻 何博 胡浩 易攀峰 一審編輯:程國輝 二審校對:龔惠蓉 終審核發:董雪)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