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道 進入2024年以來,儲能產業鏈價格繼續下探。 近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的信息顯示,國家電投新疆裕民鐵列克提10萬千瓦儲能及配套40萬千瓦風電項目電池儲能系統及附屬設備采購開標,采購儲能規模共計100MW/400MWh。這一項目共有28家企業參與,儲能系統報價范圍0.511—0.681元/Wh,平均報價0.579元/Wh。其中,21家報價均低于0.6元/Wh。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自3月以來,儲能系統報價進入每瓦時“0.5元時代”,如今價格進一步走跌,創下今年以來新低。受訪人士向記者表示,在供需錯配背景下,疊加競爭加劇因素,目前儲能電芯、系統價格已經處于觸底過程中,后市盡管存降價空間,但已經有限。價格變動情況仍需要關注上游原材料影響因素。 受訪人士還稱,過去一年來,隨著儲能行業進入新一輪淘汰期,內卷愈發嚴峻,“活下去”成為不少儲能企業的第一要務。但是,低價搶市場的同時也要關注質量和安全問題。 價格再創新低 受上游原材料價格下降、市場供給增加、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2023年以來儲能電池和系統銷售價格持續下降。 據上海有色金屬網(SMM)5月28日的數據,方形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型,280Ah)的價格范圍為0.31—0.4元/Wh,日均價為0.36元/Wh;方形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型,314Ah)的價格范圍為0.34—0.45元/Wh,均價為0.4元/Wh。 記者注意到,現階段儲能電池價格波動不大,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方形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型,280Ah)均價已下降45%左右。若根據SMM的測算,280Ah磷酸鐵鋰儲能電芯理論成本約為0.34元/Wh,儲能電池企業已經在成本線徘徊,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 隨著電池價格進入每瓦時“0.3元時代”,儲能系統價格也隨之下滑,進入了“0.5元時代”。 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披露的4月儲能系統集采信息顯示,儲能系統中標均價0.627元/Wh,環比下降2%,同比下降50%,中標價格區間0.557—0.864元/Wh。其中,2h儲能系統中標均價0.627元/Wh,4h儲能系統中標價格0.586元/Wh,投標單價低至0.54元/Wh。 記者注意到,進入5月,在一些儲能項目集采中,2h儲能系統和4h儲能系統的價格繼續走跌。除了前述國家電投新疆裕民鐵列克提儲能項目系統(4h儲能系統)報價進一步下降外,國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河北300MW/600MWh獨立儲能示范項目系統集成采購中標公示的企業報價范圍為0.58—0.61元/Wh。這也意味著,2h儲能系統報價也創下新低。 價格下探已經使儲能企業盈利能力承壓。比如,2024年一季度,以鵬輝能源(300438.SZ)為代表的儲能電池企業業績出現下滑。 在儲能系統端,海博思創的儲能系統毛利率在2023年同比下降3.03%至20.02%。不過,海博思創方面在IPO相關材料中表示:“目前,下游市場需求旺盛、碳酸鋰供應充足,價格震蕩趨勢趨緩,上下游市場有效聯動傳導,短期內儲能系統毛利率將處于穩定波動水平,預計公司未來毛利率持續下滑的風險較低。” 記者采訪獲悉,盡管儲能產業鏈價格仍存下降空間,但是空間已經有限。 某頭部儲能企業人士向記者感嘆:“每次都感覺價格到底了,但一直在下行,這個卷法,只能說快到底了。” 鑫欏資訊行業研究員朱志翔分析指出,“從成本端來看,目前電池價格下降空間有限,在PCS及其他設備價格未出現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短期內4h儲能系統的最低報價可能會跌破0.5元/Wh,但2h儲能系統均價在0.6—0.7元/Wh間波動。除理性因素外,廠商之間的惡性競爭永遠是影響價格的‘X’(未知)因素。” 鵬輝能源人士則表示,相比市場競爭要素,后市價格還是要關注原材料漲跌情況。記者注意到,當前上游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并無大幅波動,價格基本維持在10萬—11萬元/噸的水平。 守住質量和安全底線 對于儲能廠商而言,2024年注定要面臨一次洗牌,其無不希望自身能夠穿越周期。但沒有明顯競爭優勢,單純依靠犧牲利潤空間來搶占市場份額,顯然不可持續。 一位新能源企業人士評論道:“儲能產品價格降低,應該建立在企業技術實現突破和成本不斷降低的基礎上,如果控制不好產品質量,踐踏安全底線,這無異于將整個儲能產業推向深淵。但現實是,如今市場競爭激烈,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活下去’是第一要務。” 談及當前市場的競爭情況,海博思創方面也表示,電化學儲能正在進入新的技術與產品迭代期,正在加速向高功率、大容量方向發展,以滿足不同場景的應用,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愈發重要。儲能安全、技術創新、產品性能、市場開發、成本控制等核心能力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朱志翔稱:“儲能系統集成追尋的始終都是絕對的安全性、配置的合理性以及軟硬件之間的協同性,在無法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顯然無法走得通。”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市Otay Mesa Gateway儲能電站發生火災,引發業內廣泛關注。該儲能電站規模250MW,曾是全球最大鋰電儲能電站,至今已運營近4年。本次火災原因指向鋰電池的熱失控。 儲能電站的安全問題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但電池安全始終是業內關注的焦點。儲能電池企業億緯鋰能(300014.SZ)董事長劉金成此前便指出,做儲能電池天生需要堅持長期主義,對質量本身有很高要求,下游客戶會了解電池廠的口碑和歷史業績。一味采取低價策略的公司,很難擊敗具備頂尖制造水平的頭部企業。卷價格不是主戰場,而且不可持續。 記者注意到,當前,在儲能項目招標過程中,安全問題也被提升至新高度。 比如,有的招標公告要求:保證近3年供貨的儲能電池系統產品無重大火災事故發生,須保證國內第三方機構、新聞等沒有報道;同時需在標書中詳細闡述完善的安全設計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多級熔斷保護機制、BMS和PCS之間快速聯動保護機制、電池系統具備硬連接和軟連接上的安全保障措施等。 遠景集團高級副總裁、遠景儲能總裁田慶軍指出:“目前,大家比較擔心儲能事故的原因在于:第一,前幾年上馬的一些項目在消防和預防方面做得并不好,包括電芯質量,在設計上做得也不夠好,這會帶來隱患。第二,在行業快速爆發后,很多跨界者涌入,并在資本推動下迅速做了起來,導致產品質量、技術良莠不齊。第三,過去幾年不少儲能電站沒有被調用,風險尚未釋放出來,確實存在隱患。”但他也認為,磷酸鐵鋰儲能系統的安全性是可防可控的,可以從設計的角度進行控制和管理。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