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備案300家、五月備案200多家、六月備案100多家(還有很多補備案),從工商業儲能項目備案數據上看,浙江省的項目備案數量正在呈現驟減的趨勢。 圖源:云智環能 可能很多人納悶,如火如荼的工商業儲能怎么悄無聲息被踩下了剎車? 從數據上看,浙江省依然是全國最好的市場:全年電量缺?依然穩居全國第?;今年1-5月,浙江工業累計用電量同比增長9.79%,制造業用電量占工業用電量比重84.81%,同比增長11.66%。 但是,不同于光伏項目的自發自用或者余電上網,工商業儲能項目落地要復雜得多。這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和電力系統的方方面面,或許是投資方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理智讓他們自覺放慢了腳步。 筆者認為,大概有“四座大山”阻礙了浙江工商業儲能項目的推進: 1、投資方現金流出問題,真金白金資方并不多 在工商業儲能領域,不少投資方是通過“收路條-建電站-賣電站”的模式實現資金周轉的,但是現在這條路走不通了。 因為去年電站造價成本高,約合1.5-2元/Wh,而現在電站造價僅為1元/Wh左右,這就讓“倒買倒賣”的生意做不下去了。 2、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電站建設成本無法計量 因為偶有零星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電網還是政府部門,不斷對儲能電站的驗收標準提出新的要求。浙江溫州、杭州已經出臺相關文件,多位資深人士悲觀預測:目前已經投建的工商業儲能電站可能拆一半。 更有媒體爆料,國家級相關部門正醞釀儲能電站的消防安全隱患排查,這就更加讓業主擔憂,上儲能是不是安全的?同時也會讓投資方持幣觀望,究竟要建成什么樣的電站才符合標準? 3、工商業儲能是人情單,業主多觀望猶豫 在浙江,往往一個廠家老板能遇到好幾撥說客,都是抹不開的人情世故,這個單子給了你,就得罪他;給他了,就得罪你,索性就拖著。 另一方面,目前工商業儲能投資收益中,能夠分到業主手里的錢不多,一臺柜子一個月還不到兩千塊,而且業主對儲能的安全性較為擔心,難以下定決心上儲能。 4、居間亂、設備亂,項目誰也拿不下 隨著工商業儲能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各路“神仙”也蜂擁而至。 有投資方表示,其經常能接到動輒要三毛、四毛的居間費,收益還要三七開的開發方電話,投資人無法理解如果這樣投項目如何保障正向現金流?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打著開發方旗號的人,很多都是資源串串,他們會對比誰出價高,再轉賣給上一級開發方,這種資源往往不靠譜。 舉個例子:開發人員某甲鏈接到一個業主,想要找投資方快速將項目落地,居間要價0.15元/Wh;此時,資源串串某乙對開發人員某甲講自己就是投資方可以幫助項目落地,索要項目相關資料后,轉身以開發人員身份向某丙兜售該項目資源,要價0.2元/Wh;某丙再以同樣的手法,向某丁兜售該項目資源,要價0.25元/Wh...,導致居間費用層層加碼,而且嚴重耽誤項目落地效率。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一些不專業的設備商/投資商,為了賣設備/上項目,讓業主盲目上儲能,有些方案使得儲能柜在充電時突破了企業需量上限,峰谷套利省的錢還沒有要交的需量電費多,不僅沒有給企業省錢,完全是給企業增加電費。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