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不要光去看成本,而要看未來綜合的經濟帳。”——蜂巢能源全球銷售負責人 黃征 儲能行業中,提供儲能整體解決方案、EPC工程總承包服務的企業最受歡迎,因為業主可以享受從設計到供貨施工并網的一條龍服務。 但隨著儲能逐漸進入市場化階段,EPCO的概念開始流行。在設計、設備、工程基礎上增加了運維,其目的可以簡單總結為兩點,一是為了生存,二是為了交易。 訂單接不完、產能不夠用 不知不覺間,2023年已幾近過半,儲能行業正迎來第一波施工投運高峰期。 儲能電池環節的數據如同行業晴雨表,直觀地反饋著儲能市場增長趨勢。 據相關統計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儲能電池整體出貨量已達42GWh,預計全年將達到180GWh。2022年實際出貨量約130GWh,而市場預期到2027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678GWh。 從具體應用分類來看,電力儲能依然是主力。2022年電力儲能電池出貨量92GWh、占比超過七成。其次戶用儲能需求逆勢增長,儲能電池出貨量25GWh、占比19%以上。 黃征認為,目前國內電力儲能商業模式完全閉環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國內的新能源裝機量和發展速度很快,新能源強制配儲的形式能夠保證儲能的基本盤。 誠然,自2020年起新能源強制配套儲能政策落地以來,目前已幾乎覆蓋了全國各省區,而且部分地區對儲能配比要求從早期5%逐步提升至25%、甚至更高。有行業分析提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占比將由2020年的10%上升到2040年的40%,急速擴張的新能源已成為儲能最主要的驅動力。 而另一方面,如黃征所說,“在‘限電’‘有序用電’的背景下,工商業儲能成了必需品。” “儲能電芯需求‘太火’了,現在產能還是不夠。”黃征表示,目前儲能電池市場仍然供不應求,有特別多的客戶提前下單預定產能,他們的目標是蜂巢能源的“短刀電池”。 順應市場需求,5月24日,蜂巢能源在2023 SNEC光伏儲能展期間宣布,在全球首推儲能全域“短刀”化,即分別面向家庭儲能、工商業儲能、電力儲能推出三款儲能產品,實現短刀電池的全系覆蓋。 其中刀蜂1號,為家庭儲能產品,具有極致輕薄、安裝便捷的特點,匹配小家電節省空間的設計使用需求。 刀蜂2號,則是面向極致成本需求的工商業儲能用戶打造,產品采用124Ah短刀電芯、實現了高度集成,儲能容量99kWh、占地面積僅0.8㎡,較同類產品節省30%的空間,而且模塊化設計安裝更便捷,可實現即插即用,最多支持20臺并柜運行。 刀蜂3號,是基于325Ah短刀電芯打造大型電力儲能系統,通過LCTP的精簡設計,減少了15%的零部件、節省了18%的占地面積,而且刀片電芯的造型可實現強效雙面冷卻,將電芯壽命提升15%。 根據布局,蜂巢能源已在全球規劃總產能284GWh,其中15%用于儲能、58%用于生產短刀電池。預計四條短刀儲能電芯產線將于明年投產,總產能將達17GWh以上,未來以保障蜂巢全球儲能客戶需求。 儲能下一步考驗是活下去 一年新增注冊了8.9萬家企業!市場風口之下,儲能市場越來越擁擠、競爭也在不但升級。不過,很多業內人士都反復提醒,儲能當下的熱鬧可能都是虛火。 “短期內,儲能市場會面臨電芯質量良莠不齊、低價競爭等多重問題,這必然會導致整個行業的無序發展。”蜂巢智儲戰略規劃部總監高春鵬在SNEC發布會上說。 電力儲能行業不接受“臨時抱佛腳”。今年,共享儲能、工商業儲能開始進入考核期。“大浪淘沙,很多問題將在實際運行中一一顯現。”身處在對安全高度“敏感”的行業,儲能企業自身若要脫離內卷,必然需要一個公平、開放而健康的競爭環境,還要有一套好裝備傍身。 其實市場上的電池大多從動力領域轉化而來,但近兩年“電力專用儲能電芯”的標簽越來越多。為證明在電力儲能領域的實力,電池企業下沉做儲能系統集成是主要途徑之一,因為“實踐出真知”。 2018年,蜂巢能源成立之初就進入儲能行業,提出安全safe、耐用strong、智能smart的3S儲能理念;2022年,蜂巢能源提出了動力和儲能雙輪驅動策略,以動力優勢推動儲能發展;現如今,蜂巢正式推出全系列多應用場景儲能系統產品,蜂巢能源在儲能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時代的脈搏,而且走出了企業特色。 黃征稱:“動力電池企業做儲能,我們是更具優勢的!” 第一,蜂巢能源標志性產品短刀電芯,通過形態的變化帶來散熱和循環、能量密度等性能的全面大幅提升,尤其在儲能系統層面,省掉了很多結構件、從而降低儲能系統整體成本。 第二,蜂巢能源短刀電池產品已配套應用在超40萬臺汽車上,充分驗證了其安全可靠性。而此次推出的124/168/325Ah全系儲能電芯均通過了針刺實驗,蜂巢能源從"芯"定義儲能安全。 第三,搭配蜂巢能源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平臺,儲能系統可實現遠程監控,并精準監測到具體哪塊電芯需要要換。 據了解,去年投運的廣東某用戶側儲能項目,經過近一年運行后,蜂巢能源產品性能在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實力盡顯! EPCO,儲能的新課題 今年年初,鋰原材料價格過山車式下跌,業內普遍預測這將推動儲能成本快速下跌。但如今碳酸鋰價格重新回升時,儲能市場的態度反而比較“平常心”。 “儲能不要光去看成本,而要看未來綜合的經濟帳。”黃征說。以蜂巢經驗來看,只要儲能電池產品可靠、儲能可以長效經營,很多投資商非常樂意參與儲能行業,因為儲能已逐漸具備金融屬性。 據了解,現在有一些投資企業更喜歡“甩手掌柜”對賭式的投資,將儲能工程、以及后期的運營維護全都交給目標企業,同時要求企業保證儲能具備一定的收益率。“這會是未來比較創新的合作模式,它要求儲能企業對自己的產品有足夠的信心。”而這種投資也正在助推儲能EPCO模式的風靡。 在黃征看來,儲能運維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行業,比如說未來的虛擬電廠、電力交易等等。 此外,工商業儲能、戶用儲能的興起,意味著儲能開始走向C端。這類市場對企業的能力考驗也在升級,不僅是商業模式的轉變,更要求企業具備軟件管理、售后服務、渠道建設、品牌效應等多種能力建設。 顯然,如蜂巢能源這般,有產品質量保證、有運營管理平臺、有專業服務能力的企業,才能在EPCO模式中更勝一籌。 如今,儲能已經是電力行業發展剛需,更被視為未來的重點賽道。而且更多的儲能需求方也逐步意識到,相較于一味追求低成本、儲能其實更需要長壽命。 長坡厚雪,儲能的真正價值將在“后市場”逐步展現。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