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中國網獲悉,3月28日,為期3天的2024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在北京閉幕。展會期間,《華夏時報》記者專訪了欣旺達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營銷總經理鄭露蓉,圍繞電池行業發展進行了多方探討。政策推舉之下,儲能如何平衡成本和優點成為近年來行業關心的話題,鄭露蓉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給出了一份答案,她指出未來一線城市對光儲充電站的需求會越來越多,配置儲能的零碳智慧園區可以節省工廠的用電成本。 《華夏時報》:最近新質生產力成為行業熱點話題,在電池技術方面,欣旺達動力選擇了什么路線,有哪些優勢? 鄭露蓉:在電池技術領域,欣旺達其實一直走在行業前沿。我們最早做的是3C消費類電子,目前我們的3C消費類排名全球第一,基本上平均每三臺手機就有一個是欣旺達的電池。隨著行業的發展,欣旺達儲能和動力電池兩個賽道也在并行發展。 在儲能模塊,我們的儲能電芯在行業內屬于技術比較領先的,包括我們的大容量電芯314Ah和即將發布的600+Ah甚至是更大容量的電芯,都屬業內比較前沿的技術產品。 在動力電池領域,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我們也做了閃充電池,實現一秒一公里、10分鐘充電80%,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500公里的技術,并且是全球首個率先量產的超快充產品。 《華夏時報》:現在已經進入到了數字化時代,數智化會和儲能、動力電池的哪些環節相關,對于產品的效能會有哪些影響? 鄭露蓉:數字化形態可以通過智能制造和5G技術,來提高儲能、動力電池生產的高穩定性、高良品率和高安全性。同時,智能化也可以對整個供應鏈,從上游原材料、中游智能制造,到下游終端應用實現良性的預測,幫助生產。比如我們研發的BMS可以實時監測電池包的安全性,保障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讓用戶用得更便捷更安全,同時也更放心。 用數字化的頂層設計去管理整個智能制造會讓生產更高效。現在通過數字化管控,可以從上游訂單到采購原材料,更高效地實現從材料到生產制造,整個流程都是通過數字化來高規格地管控所有生產流程,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會更好。 《華夏時報》:新能源對配置儲能的需求怎樣? 鄭露蓉:結合市場的需求來看,在高峰用電期,儲能是對傳統電網一個很好的補充。比如光儲超充驛站。以前傳統的充電用的是交流電,充電很慢。而利用儲能改造的液冷光儲充充電樁,可以快速給車補能,而且它的電也是太陽能綠電,通過光伏板、儲能設備,實現用光儲充充電樁快速充電。 這種需求未來應該會越來越多,尤其是一線城市,比如深圳要打造超充示范之城,那么它會增加帶儲能電池的快充站,也就是光儲超充智慧驛站。在其他的領域,比如工商業儲能也可以在園區里做零碳園區,這種零碳智慧園區可以節省工廠的用電成本。欣旺達也有用數字化管控和零碳能源應用管理系統打造的零碳園區方案。 《華夏時報》:能源清潔博覽會是風光儲氫行業的一場盛會,請問您參加本屆博覽會有何感受? 鄭露蓉:這次來了很多企業和客戶,對于推廣儲能產品和技術是一個很好的平臺。相比太陽能、氫能等傳統清潔能源,儲能是國家大力倡導的新興領域。展會特別好的一點就是可以和同行分享把我們最新的技術,也可以去了解相關的行業政策。 《華夏時報》:2024年儲能行業會怎么發展? 鄭露蓉:2024應該是更好的一年。現在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政府對于動力電池都有更多的認知,感知到了新能源車和儲能的一些應用。有了認知,人們也愿意去嘗試接受。所以現在很多人愿意買新能源車。還有戶儲,其實很多消費者在去戶外,去露營也會去購買移動儲能設備,可以提升生活的便捷性。在歐洲一些地方,電費很貴,波峰波谷價差很大,高峰期也經常斷電,需要家用的儲能設備來供電,所以這類產品在國外也很火。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