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13日,一年一度的上海SNEC光伏展如期舉辦,與往年光伏盡顯主角光環不同,本次SNEC展上儲能企業亮點頗多。光儲一體化漸成趨勢,一方面,這種光儲整體解決方案對戶用、工商業、大型電站等各類場景更加適用,另一方面,在光伏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光伏企業將業務向儲能領域延伸可以更好地保障利潤。儲能在電芯和智能運維方面雙雙發力,電芯更趨向安全性、經濟性更好的產品,運維則主動擁抱AI,在削峰填谷、電力調度方面發揮更大價值。 作為光伏組件制造的“老兵”,海泰新能在儲能領域明顯發力,推出適用于多元化場景的儲能解決方案、高性能BMS電池管理系統等。《華夏時報》記者對海泰新能儲能事業部副總經理王用進行了獨家專訪,針對戶儲產品的主流趨勢、海內外市場、光儲一體化發展等問題,海泰新能方面表示,戶儲產品正在變得更“家用化”“家電化”,技術復雜度在上升,但用戶體驗在變得更簡單;認證是海外儲能市場的一道“硬門檻”,儲能產品要進入不同國家,往往需要通過一系列極為嚴苛的本地認證體系;公司光伏與儲能業務協同發展,實現了電力的自發自用,提高用電經濟性和穩定性。 以下是采訪內容: 《華夏時報》:本次SNEC展海泰新能帶來哪些儲能新產品?這些產品有什么優勢? 王用:本次展會海泰新能帶來新推出的5MWh儲能集裝箱,可滿足發電側和電網側的儲能需求,無論是新能源配儲還是獨立儲能電站,都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標準20尺的集裝箱設計可以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減少占地面積和運輸難度,降低初始投資成本;系統同時也配備了高性能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和消防安全系統,在主動防護與被動安全方面都具備了全方位保障。 《華夏時報》:請您談談目前戶用儲能在安裝方式、材料、系統方面的主流趨勢。 王用:現在戶用儲能的發展確實非常快,整個市場也在朝著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走。 我們觀察到,在安裝方式上,用戶越來越傾向于選擇一體化、即插即用的系統,安裝更簡便,占地空間更小,特別適合城市家庭或小型獨棟住宅。在材料方面,主流還是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因為它在安全性、循環壽命和溫度適應能力上表現都比較穩定。現在很多系統也在往更高能量密度、更輕量化的方向去優化。系統層面,大家更關注的是“好不好用、用著穩不穩”。所以像PCS(雙向變流器)、BMS、電池模組、EMS系統這些環節,廠商都在加強智能化和系統兼容能力,同時也會考慮跟光伏系統的聯動效率、并網或離網的靈活切換能力。 總的來看,戶用儲能正在變得更“家用化”和“家電化”,技術復雜度在上升,但用戶體驗在變得更簡單,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像我們海泰新能現在推出的戶用儲能系統,在安全、效率和安裝友好度方面也做了不少優化,就是希望讓用戶真正實現“裝得下、用得起、放得安心”。 《華夏時報》:公司儲能業務在國內、海外銷售情況分別怎樣?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的區別在哪里? 王用:國內儲能市場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集裝箱式儲能和工商業儲能,而海外市場,尤其是歐洲地區,戶用儲能占比更高。目前我們的業務在海外市場居多,歐洲、南美等地都有我們的業務,部分項目已實現交付。在海外市場,我認為認證是一道“硬門檻”,儲能產品要進入不同國家,往往需要通過一系列極為嚴苛的本地認證體系。在歐洲市場,需要通過CE、IEC等認證,在北美地區,要滿足UL認證標準。這些認證不僅對產品本身的性能、安全性、系統集成能力提出極高標準,同時也對企業的研發能力、質量控制體系和海外團隊的響應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華夏時報》:公司儲能業務是如何與光伏業務協同發展的? 王用:海泰新能從光伏組件制造起步,在光伏領域本身就有著很深的積累,隨著海外居民電價不斷上漲,光伏和儲能設備價格不斷下降,用戶對“自發自用”的需求越來越強,這也推動了光儲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快速發展。所以我們儲能這塊的核心作用,就是把光伏發出來的“富余電”先儲起來,需要用的時候再釋放出來,這樣就能大大提高電力的利用率和系統的穩定性了。我們的戶外機柜式的光儲一體化系統、工商業儲能系統,還有大容量的集裝箱式儲能系統,都是圍繞這個邏輯來做的。我們的產品帶有負載跟蹤、備用電源、調峰等功能,效率很高、靈活性很強。從整體來看,光儲協同不光能提升用電的經濟性和穩定性,也能幫助用戶更好地應對電價波動、提高用能效率。這也是我們目前在重點推進的一條協同發展路線。 |
上一篇:中國電建北京院董事長朱國金:混合儲能模式將成為儲能領域新風向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