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中國網獲悉,2023年3月29日,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簡稱中電聯)主辦,中電聯電動交通與儲能分會協辦的2023中國儲能大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舉行。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苑舜司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委員、專職副理事長安洪光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標準化管理中心主任、中電聯電動交通與儲能分會會長劉永東主持會議并作工作報告。 苑舜強調,“十四五”是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期,是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難得的機遇期。儲能的安全不僅關乎儲能行業的健康發展,更是新型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保障。苑舜要求,各有關電力企業要擔負起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運行的主體責任,盡快部署并建設集團級安全監測平臺,盡早與國家級平臺對接,加快儲能電站的安全信息接入。中電聯要盡快制定統一的電站接入技術規范及信息報送管理辦法,指導儲能電站的數據接入及信息報送。 安洪光在講話中強調,儲能正處在大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深刻把握能源轉型的方向與要求、能源電力系統的特性與規律,在技術創新、運行方式、商業模式以及投融資等多方面開展研究。一是加快科技創新。不斷提升新型儲能設備的能量轉換效率和本質安全水平。二是加強規劃引領。結合電網發電結構和發展需求,統籌規劃配置儲能的比例與規模,以靈活性資源的定位確立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各類儲能作用。三是優化配置與運行。深入研究儲能在源網荷各環節的配置方式與儲能商業模式的協調,降低全社會的儲能成本。四是強化標準的引領和支撐。對儲能標準體系的建設予以更多關注,讓標準成為增強儲能國際國內雙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支撐。五是深化市場化改革。需要企業、政府和消費者達成廣泛的共識,以市場化的方式合理消化儲能成本。 中電聯電動交通與儲能分會副秘書長馬曉光發布了《2022年度電化學儲能電站行業統計數據》,畢馬威中國聯合中電聯電動交通與儲能分會共同發布了《新型儲能助力能源轉型》的報告。來自電網企業、發電企業、生產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多位專家也對多種儲能技術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應用研究作了報告。大會還同期舉辦了以“儲能與新能源協同發展”“儲能標準建設與安全防控”為主題的兩個平行會議,從源儲協同和安全管理的角度,分享了實際應用思路及成果。共有來自儲能領域的1100余名參會代表參加了此次大會,共同為儲能行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