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趙鵬 儲能技術是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應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支撐,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是儲能產業大國,但要進一步發展也面臨技術突破、成本優化、商業模式創新等多重挑戰。 3月20日,CESC2025第三屆國際儲能大會暨智慧儲能技術及應用展覽會在南京開幕。大會設置了高峰論壇、展覽會及多場平行活動,圍繞新能源船舶產業、氫能產業、粉末涂裝助力新能源儲能產業安全高效綠色發展、Al+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等主題設置了多場活動,匯聚儲能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金融機構等。 在以“多元協同,共筑儲能生態圈,助力雙碳目標,驅動綠色未來”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東南大學吳宇平教授主持,中澳自由貿易協會論壇主席劉曉燕、上海電力設計院新能源工程院副院長劉大千、HENN海茵建筑大眾化區總經理HansFunk HENN、新源智儲能源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連湛偉、利星行能源總經理王宏偉參與討論。 2024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達369.8GWh,同比增長64.9%。中國企業儲能電池出貨量為345.8GWh,在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占比已超93%。王宏偉認為,儲能是微電網系統里非常重要的元素,中國儲能技術和解決方案要進一步走向全球要關注多個問題,如認清自身和客戶定位,提升儲能產品的安全和性能、方案的個性化等。 新能源發電占比提升,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已十分普遍。運營層面儲能主要是在電源、電網、用戶側三個場景下具體應用。近年,用戶側工商業儲能發展迅猛,預計全球2025年工商業儲能新增裝機增速高于整個儲能平均的增長速度,國內市場將突破100億元。 中國儲能企業加快出海 全球能源加快轉型,儲能技術不斷成熟,儲能電芯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InfoLink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392GWh,同比增長25%。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7376萬千瓦/1.68億千瓦時,約為“十三五”時期末的20倍,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130%;平均儲能時長2.3小時,較2023年底增加約0.2小時。 中國儲能企業在國際市場展現強勁競爭力。 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儲能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顯示,2024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達369.8GWh,同比增幅高達64.9%。其中,中國企業儲能電池出貨量為345.8GWh,占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的93.5%,對比上年提升2.6個百分點。 2024年,海外市場增長迅速,歐洲、中東、亞太等地區的儲能招標量和裝機量均大幅提升。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2024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海訂單超120GWh,以歐洲、東南亞、中東以及美國等為主。其中,歐美業主需求占比達73%。 王宏偉表示,儲能是微電網系統里非常重要的元素,不可或缺。利星行能源是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的微電網系統方案提供商,專門從事分布式能源和微電網系統開發,產品主要包括光伏、儲能,燃氣輪機的發電、能源管理平臺等系統集成和系統解決方案。 他認為,中國儲能技術和解決方案要進一步走向全球市場要關注多個問題,如認清自身和客戶定位,提升儲能產品的安全和性能、方案的個性化等。 眾多中國能源企業加速出海,澳大利亞也是重要出海地之一。中澳雙方在新能源領域有堅實合作基礎和較強的互補優勢。 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截至2022年底,光伏和風力發電量約占總發電量的65%。中國在風力發電、光伏發電以及儲能技術方面擁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建設經驗。近年,眾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澳大利亞的新能源項目開發,推動中澳在新能源領域合作不斷深化。 劉曉燕認為,新能源是中澳未來合作的重點,雙方合作可聚焦多個方面。“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豐富,有非常重要的潮汐能,而潮汐能有很大的開發價值。”劉曉燕指出,要鼓勵支持國內企業在澳大利亞投資建廠。中國企業也可以尋找電動車、儲能在澳大利亞當地的場景落地。 儲能應用廣泛 相較于傳統的火力發電,新能源發電具有綠色、清潔和低碳等優勢。不過,部分清潔能源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波動性和間歇性問題,難以確保電網系統的整體穩定性。科學運用儲能技術可以有效預防上述問題,進一步增強新能源并網過程中的安全性。 以新疆為例,因“極熱無風、極冷無風、極寒少光、晚峰無光”的氣候特征,新疆新能源整體出力呈“春秋大、冬夏小”的特點,給電力供應保障帶來挑戰。新疆新型儲能發展呈現規模化、市場化、多元化的特點,能較好適應新疆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需要。 國家電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新疆已建成新型儲能電站超過200座,總裝機規模977.7萬千瓦/3266.3萬千瓦時,有效促進新能源消納。2024年,新疆新型儲能全年充電44.8億千瓦時,有效提升新能源利用率3.6%。 劉大千介紹,“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十分普遍,新能源滲透率不斷增加,不可調節波動性的客觀存在就需要儲能在行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運營層面儲能主要是在電源、電網、用戶側三個場景下具體應用。” “儲能系統在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設計集成有相同性。”連湛偉解釋,電源側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新能源發電在并網過程中的問題,電網側儲能目前是解決包括調峰調頻以及功率和電壓的支撐問題,用戶側主要是工商業儲能,戶儲在國內相對少見。 新源智儲是隸屬于國電投的三級單位,是中國電力旗下專業從事主能系統技術研發和系統集成的平臺化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2023年全國出貨量已躋身前三。新源智儲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電源側、電網側、儲能相關產品關鍵部件的研制,以及整個儲能系統的集成,也包括工商業儲能和儲能電站。其中,工商儲一體機是聯合應急管理部推出的產品,旨在徹底解決儲能的安全隱患問題。 2023年,工商業儲能占中國新增儲能裝機的占比大概不到3%,2024年已經升至約6%,預計今年占比有望提升至10%,國內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按應用場景劃分,2024年整體海外工商業儲能市場應用場景廣闊而分散,階段項目落地比例來看:工商業用戶直接配儲、光儲或光儲充一體化、微電網+儲能以及新型應用場景(數據中心、5G基站、換電重卡、港口岸電等)為四大主要應用場景。 本文源自:時代周報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