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Intersolar Europe 2025)近日在德國慕尼黑落下帷幕。本次展會有來自57個國家的2737家展商參展,約850家來自中國。中國儲能企業不僅展出了儲能電芯、儲能系統、充電基礎設施等能源解決方案,還簽下超12GWh儲能訂單,成為展會的亮眼存在。 據歐洲電力交易所(Epex Spot)數據,2024年,德國負電價時間累計長達468小時,同比增加60%,法國負電價翻倍至356小時,西班牙首次出現負電價,全年累計247小時。供大于求,就意味著新能源電站度電收益腰斬,甚至要向用戶“倒貼錢”來消耗過剩電力。歐洲的電力矛盾在電網側亦有體現。4月28日,西班牙、葡萄牙遭遇了歐洲近20年來最嚴重的全國性停電事故,電網老化與傳統電源的退出削弱了電網調峰能力,加上高可再生能源占比與極端高溫天氣的共同作用,導致問題暴露無遺。 而在用戶側,面對電網的不穩定導致的經常性停電,加上高昂的能源費用,工商業企業轉向通過配置儲能設備實現自主供電,保障生產正常運行,節約用電成本。普通家庭則通過安裝家用儲能系統,在極端天氣或停電時確保基礎用電及基礎生活。 面對風光發電不穩定、電網波動等問題,儲能可將過剩電能存儲,在高價時段釋放。推動“新能源+儲能”模式,可有效緩解電力瞬間供過于求的情況,保障新能源場站的收益水平。 根據SolarPower Europe發布的《2025—2029年歐洲儲能市場展望》報告,2024年歐洲新增儲能12GW/21.9GWh,儲能容量同比增長35%。研究咨詢機構LCP Delta預測,到2030年,歐洲將額外新增128GW/300GWh的電化學儲能安裝容量,累計安裝容量將達到163GW。歐洲地區持續增長的儲能需求,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機遇。 本次展會,共有9家中國儲能企業簽訂了超12GWh儲能訂單,合租伙伴遍布英國、德國、捷克、羅馬尼亞等多個地區。其中德賽電池所獲訂單規模最大,其次是楚能新能源。各企業本次簽約的產品涵蓋儲能電芯、儲能系統、電池預制艙等眾多類型,大多數應用于工商業儲能場景,個別項目涉及儲能電站的建設。 從電芯企業來看,三家企業獨占鰲頭。 5月8日,德賽電池在與德國DOS Primärenergie Sonne GmbH(DOS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中東地區戰略部署4GWh的儲能電站。雙方以海灣地區為起點,共同探索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的創新路徑。 楚能新能源與英國Immersa簽下2.5GWh大額訂單,雙方將圍繞楚能自主研發的5MWh電池預制艙CORNEX M5展開深度合作。 5月7日-8日,蜂巢能源簽署四項戰略合作協議,累計簽約項目規模超2GWh。 蜂巢能源與印度某公司達成總規模達769MWh的項目,為孟買、古吉拉特邦兩地提供儲能系統,內部采用蜂巢能源“大刀”二代350Ah電芯及雙層液冷技術。同期,蜂巢能源與禾望電氣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開拓歐洲、東南亞、中東及美洲市場。 同時,蜂巢能源與東歐獨家分銷商達成450MWh大儲項目合作,提供從電芯到儲能系統的全鏈條產品。此外,蜂巢能源聯合德國創新型開發商與產業資本年內啟動首批42MW項目,目標2030年累計開發規模突破700MWh大儲及工商儲項目。 贏科數能本次簽約的訂單覆蓋了最多的國家。現場斬獲超1.3GWh意向訂單,包含德國、法國、瑞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荷蘭、土耳其、奧地利、捷克等多個國家。 戶用儲能、工商業儲能 思格新能源連續完成多項戰略簽約,累計儲能規模超過1.2GWh,與北歐最大光伏設備分銷商Aprilice正式簽署1GWh儲能框架合作協議,覆蓋項目。同時,思格與保加利亞領先的可再生能源企業Global Solar Bulgaria簽署200MWh儲能合作協議,將采用思格的SigenStack模塊化系統,在大儲場景下實現高效落地應用。思格還在現場與保加利亞合作伙伴Debar Solar簽署新一輪20MWh儲能項目合作協議。 首航新能源與多家歐洲頭部能源企業簽署超1GWh的PowerMagic系列儲能系統戰略合作協議。 弘正儲能與捷克能源巨頭Deldey正式啟動捷克200MWh工商儲項目擴建計劃。 漢伏能源攜手保加利亞TECHNOENERGOSTROY、羅馬尼亞ELCO,在兩國多地區布局總量超30MWh的工商業儲能系統,覆蓋東歐峰谷電價優化與低碳轉型需求。同時,與拉脫維亞公司LUCIDUS簽訂戰略分銷協議,加速光儲一體化方案在區域市場的應用落地。 卓陽儲能與歐洲當地能源企業簽署了包括1GW供應協議、180MWh以及15MWh儲能項目協議在內的多項協議,以尖端技術助力歐洲能源轉型提速。 除此之外,特隆美儲能也與德國、波蘭兩大戰略客戶簽訂合作協議,一東一西的“歐盟雙簽”組合拳,真正讓特隆美儲能從"產品出海"到"生態共建"的戰略躍遷近一步實現。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