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以“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起訴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辰儲能”),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已于6月25日立案,將于8月12日開庭審理。 除海辰儲能外,被告方還包括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珠海市海辰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天津安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廈門誠博旺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案件背景與核心矛盾:技術、人才與市場的三重博弈 1、競業協議違約的歷史遺留問題 海辰儲能創始人吳祖鈺及多名高管(3名執行董事)均來自寧德時代,2023年寧德時代曾以違反競業協議為由起訴吳祖鈺,仲裁判決其支付違約金100萬元。 本次訴訟或指向持續性挖角行為:寧德時代指控海辰儲能系統性挖走核心技術人員,加速技術泄露與市場爭奪。 2、技術路線的“高度相似性”引發知識產權隱患 海辰儲能主打產品(如587Ah儲能電芯)與寧德時代技術參數高度重疊(如尺寸、能量密度設計),且雙方均聚焦第三代大容量電芯技術路線。 寧德時代通過專利訴訟打擊競爭對手已成常態(如訴蜂巢能源、中創新航),此次訴訟或旨在阻截海辰儲能技術商業化進程。 3、市場白熱化競爭的直接沖突 海辰儲能2024年全球儲能電池市占率達11%,位列第三,直接威脅寧德時代(35%)的龍頭地位。 雙方在海外市場(如美國)爭奪關鍵客戶(如Powin),而海辰儲能憑借低價策略(儲能電池均價0.3元/Wh)搶占份額,加劇寧德時代危機感。 寧德時代的訴訟戰略意圖:IPO狙擊與行業威懾 1、精準打擊IPO關鍵節點 選擇8月12日開庭(正值港股IPO聆訊階段),利用訴訟不確定性干擾投資者信心。港股上市規則要求發行人披露“重大未決訴訟”,若法院受理,海辰儲能需證明案件不影響持續經營,否則可能延遲甚至終止IPO。 2、遏制“寧德系”創業潮 寧德時代通過法律手段震懾離職員工創業,維護技術護城河。此前同類訴訟多以和解或賠償收場(如蜂巢能源賠500萬),但此次涉及市占率核心競爭,和解可能性低。 3、削弱對手資金鏈與擴張能力 海辰儲能負債率高達73.1%,短期借款36.58億,賬面現金僅42.94億。若敗訴面臨高額賠償(參考塔菲爾案賠2200萬),或加劇其現金流危機。 海辰儲能的潛在風險與IPO困局 1、法律敗訴可能導致三重沖擊 賠償風險:若認定不正當競爭,賠償金額或達數億元(參考寧德時代同類案件標的)。 技術禁售:法院可能禁止涉訴產品(如587Ah電芯)銷售,直接沖擊核心業務(占營收61.6%)。 供應鏈斷裂:供應商因訴訟風險收緊賬期,加劇資金鏈壓力(當前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已達185.7天)。 2、IPO進程面臨“硬著陸”風險 港交所審核重點: 訴訟是否構成“重大不確定性”(Material Uncertainty); 公司治理缺陷(如核心團隊競業污點); 持續經營能力(負債率73.1%+客戶破產沖擊)。 3、海外業務雪上加霜 美國大客戶Powin破產(欠寧德時代3.1億貨款),疊加美國“大而美法案”削減清潔能源補貼,海辰儲能得州工廠成本優勢銳減,海外高毛利業務(毛利率42.3%)難以為繼。 行業影響:加速儲能行業洗牌與規則重構 1、技術路線標準權爭奪白熱化 寧德時代(587Ah電芯能量密度434Wh/L)與海辰儲能(415Wh/L)的技術參數差異,實為“高成本高性能”vs“低成本長壽命”路線之爭。訴訟結果將影響第三代電芯技術標準制定權。 2、中小廠商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 頭部企業通過專利訴訟構筑壁壘,疊加價格戰(儲能系統報價低至0.478元/Wh),中小廠商恐因技術薄弱、資金短缺加速出清。 3、人才流動監管制度化 本案或推動行業競業協議執行標準化,技術人才流動從“灰色地帶”轉向合規化約束,長期利好技術創新保護。 海辰儲能的破局關鍵 1、法律層面: 盡快舉證技術獨立性(如公開研發路徑、專利清單),切割與寧德時代的技術關聯; 尋求和解可能(但寧德時代戰略訴求強烈,難度極大)。 2、資本層面: 加速IPO募資補血(計劃融資約80億港元),但需在招股書中強化“去寧德化”證據與訴訟風險對沖方案。 3、業務層面: 收縮國內低毛利業務(毛利率僅8.1%),轉向海外高價值市場; 綁定央企客戶(如國電投、中廣核)提升訂單穩定性,對沖訴訟沖擊。 訴訟背后是行業主導權的生死競速 寧德時代的訴訟不僅是法律維權,更是對儲能行業未來十年格局的提前鎖定。若勝訴,海辰儲能技術路線與IPO進程將遭遇毀滅性打擊,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若海辰儲能成功突圍,則標志“寧德系”創業模式打破巨頭壟斷,重塑競爭生態。 關鍵觀察點: 8月12日庭審中技術相似性鑒定結果; 港交所對訴訟風險的定性(是否觸發上市規則第8.04條); 海辰儲能能否在3個月內引入戰略投資者緩解資金危機。 (注:本文結合AI工具生成,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轉自:新浪證券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