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大力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2025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政策梗概: 《通知》提出,按照價格市場形成、責任公平承擔、區分存量增量等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推動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上網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風電、太陽能發電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形成,即打破原來固定的電價模式,新能源項目上網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推動新能源發電與煤電等傳統能源在電力市場可以同權競價。 二是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價格結算機制。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后,在市場外建立差價結算的機制,對納入機制的電量,市場交易均價低于或高于機制電價的部分,由電網企業按規定開展差價結算,實行“多退少補”差價補償,即當市場價低于機制電價時補償差價,高于時扣除差價,這也是該《通知》的核心內容。 三是針對新能源存量和增量項目分類施策,以2025年6月1日為節點,對此前投產的存量項目,納入機制的電量、電價等與現行政策妥善銜接;對6月1日以后投產增量項目,納入機制的電量規模由各地按國家要求合理確定,機制電價通過市場化競價方式確定。 政策亮點: 1、《通知》的印發,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支持政策從政策補貼、保障性收購轉向于市場化調控,進入全面入市階段,新能源上網固定電價時代結束,不再享受電價政策優勢,將全部直接與煤電傳統能源的價格競爭。 2、價格結算機制相當于賦予新能源發電項目一個“價格錨點”。近幾年來,隨著新能源發電入市后上網電價下行,導致新能源收益率下滑,同時也影響到了新能源的投資熱情,通過市場差價結算,能夠為新能源開發商提供合理穩定的收入預期。 3、有利于新舊項目平穩運營。針對新能源電力具有固定投資占比大、變動成本占比小的特點,隨著技術進步,造價會持續降低,新老項目經營成本差異較大,這種老項目老辦法、新項目新辦法的安排,能夠在保持存量項目平穩運營的同時,通過市場化方式確定增量項目的機制電價,更好發揮市場作用。 新政對市場短期會有怎樣的影響? 業界普遍認為,新能源全面入市初期,雖然差價結算“多退少補”能平滑新能源收入波動,但是補償價差由市場平均交易價格和補償基準價格共同決定,因此只是在同一地區、同一時間、同一類型新能源發電價差相同,差價結算并不能抹平個體電站交易收入的巨大差異。 新能源發電不穩定、在電力系統中可調度性較差等特點,短期內發電效益一定會受到沖擊。 另外,新政實施后不排除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無序或惡性競價情形,新能源發電企業短期內將可能面臨上網電價下行壓力。從股市看,2月10日收盤,新能源發電商的股價基本上都在下跌。光伏指數(866023)收跌1.23%,個股方面,陽光電源(300274)(300274.SZ)、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愛旭股份(600732)(600732.SH)、隆基綠能(601012)(601012.SH)分別下跌3.05%、2.73%、1.69%、1.23%。 新能源產業將會如何發展? 自2006年以來,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在政策扶持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14.1億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規模的40%以上,超越了煤電裝機。市場普遍認為,《通知》將加速新能源產業優勝劣汰,對發電企業、電網公司、虛擬電廠、儲能行業都會帶來巨大影響,甚至行業重新洗牌。其中發電成本高、效率低下的企業會因市場競價劣勢被淘汰出局,而結合了高效儲能、智能發電等技術創新企業將占據優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發電企業優化項目選址 實行新政后,區域電價差異可能進一步擴大,風、光資源稟賦優越但消納能力弱的地區電價可能會低于東部負荷中心,發電企業可以權衡資源開發潛力與跨省輸電成本,向更有優勢的地區集中,優化項目選址。同時加大企業研發投入,提升光伏轉換效率、優化風電機組設計等,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以增強在競價中的競爭力。綠證與電價脫鉤后,企業可通過綠電直購、綠證交易獲取額外收益,推動營銷模式創新。例如,光伏企業可聯合高耗能企業簽訂綠色電力采購協議。 儲能行業將整裝再發,迎來新的市場需求 在配儲政策的驅策下,我國儲能行業野蠻狂飆,良莠不齊。2024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投運43.7GW/109.8GWh,同比增長103%/136%,遠超全球儲能新增裝機36%的增長速度;“五大六小”電力央企共計完成了79.0GW/207.1GWh儲能系統采招,同比增長75%。但2024年,2h磷酸鐵鋰儲能系統全年中標均價下降了43%,跌至0.628元/kWh,出現了量增價跌、企業大面積虧損, 新政終結了屢遭詬病的“強配儲能”,儲能行業將由低價競標搶占“坑位”亂象,轉向調峰調頻、助力平衡電網,真正具備交易能力和構網能力,充分發揮電力保供作用和經濟價值,使得以次充好、低價擾亂市場的現象逐漸被淘汰,重塑市場健康發展。 新政實施后,上網電價完全市場化,價格的波動越大,儲能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創造套利機會的空間也越大,儲能通過提供電網服務,提高整個電力系統的效率和穩定性。同時不再受政策強制捆綁,儲能系統與新能源項目的合作將更加靈活,儲能企業與電網企業/新能源開發商可以根據雙方的實際需求和市場情況自愿合作,實現市場共贏。 這也意味著,儲能的盈利模式將從單一的強制配儲向市場化需求轉變,新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特點,要求配套儲能設施來平滑出力曲線,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和靈活性,儲能的調節作用就更加重要,儲能產品的真正技術和功能將會進一步得到釋放,儲能行業也將迎來新的市場需求。從長期需求來看,新政對儲能行業的確是正本清源,堪稱實打實的利好。 結語:《通知》開啟了我國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的新階段,也展現了我國對新能源行業改革的堅定決心和深遠意義。一方面,有助于形成真實市場價格,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推動新能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新能源將公平承擔電力系統調節成本,促進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協調發展,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新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