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北京四元橋東壩河之畔的海博思創充儲一體充電站成了新能源車車主的“打卡點”。15臺充儲一體機整齊排列在車位間隙,加上30把充電槍的“高配”,即便在充電高峰期也看不到往日排長隊的景象。“以前晚上回家充電,得盯著手機算好時間,生怕趕上用電高峰充得慢,現在隨時都能快速補能。”網約車王師傅對記者說。 這番改變源于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博思創”)直擊行業痛點的創新方案。海博思創首席技術官錢昊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充儲一體機設計靈活,尺寸小巧,可安裝于車位間隙,不占額外空間;利用儲能提供功率支撐,避免超載、延緩增容,在同容量變壓器下,可配置充電樁數量為傳統充電站的2—5倍。 “儲能+X”全域融合模式 2011年,三位海歸碩博士張劍輝、舒鵬和錢昊在海淀創立海博思創。選擇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他們看中的是海淀聚集的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集群,這里不僅是中關村企業的“大本營”,更是全國科技創新的策源地。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海博思創已從幾個人的純技術研發型企業,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上千人規模、“科研創新+智能制造”相結合的民營上市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錢昊介紹,為應對新能源并網挑戰、挖掘儲能多元化價值潛力,海博思創近期推出智慧儲能解決方案技術平臺,以“電網(Grid)、人工智能(AI)、感知(Sense)、芯片(Chip)”四大技術基因為核心,通過“儲能+X”驅動多場景能源生態重構,追求“讓能源存儲更簡單,每一度電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海博思創提出的“儲能+X”全域融合模式,覆蓋了風電、光伏、火電等多能源場景,并圍繞“儲能+充電/油田/礦山/數據中心等”多負荷端應用場景,為各行業客戶創造價值。 擁抱人工智能 “擁抱人工智能,將是確保企業生態地位的關鍵。”錢昊認為,在數智化時代背景下,海博思創開發了一套涵蓋儲能電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算法模型,基于數百TB級別的數據存儲和百億級樣本,該模型通過億級參數的訓練,首次實現了儲能電站的AI反演模型,能夠處理來自設備性能、運行環境、控制策略等多維度的數據。 錢昊介紹說,該模型兼顧了性能提升與經濟效益,通過基于大數據的反演技術建立的儲能電站AI模型,在電站運維中實現了99.7%的告警預警精確率,極大降低了電站故障發生的概率和維護成本。此外,海博AI系統能夠自動更新和優化模型,逐漸減少對人工操作的依賴,這種“模型成長替代人員增長”的模式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還使得系統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環境。 AI重構儲能業務生態 “人工智能已經全面滲透到儲能業務鏈的各個環節。”錢昊介紹,海博思創AI賦能儲能生態,正在完成從“功能設備”向“智慧能源決策中樞”的質變升級。其中在“海博AI云”前期規劃階段,AI驅動的收益測算和配置建議更加快捷和精確;在設計階段,AI+數字化建模實現產品虛擬仿真實時優化創新;在生產階段,AI實現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追溯,能夠在問題發生時迅速回溯和解決問題;在工程交付階段,AI分析顯著提升了現場調試測試的精度和效率;在運維階段,通過對儲能電站各項指標建立人工智能模型,以多維度評價技術提高分析預警能力,杜絕安全隱患;在運營階段,AI驅動價格預測、功率修正、交易優化三位一體,自迭代算法實時校準策略,實現收益可視化、可衡量。 “海淀區自然環境宜居宜業,其科研配套條件優越,是創業的沃土。”錢昊認為,海淀區一系列極具優越性的政策,創造了很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的成長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以及全方位、高質量的支撐條件。 面對未來,錢昊表示,在產品技術層面,海博思創將重點聚焦于AI技術與儲能的深度結合,以及針對細分應用場景的產品開發,形成智慧化儲能技術體系和多元化的儲能整體解決方案。在業務層面,將本著扎根中國本土市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戰略方向,通過多元化應用場景的開發,為各類客戶提供儲能解決方案。 來源:海淀融媒 作者:趙磊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