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和政策利好的雙重驅動下,新型儲能產業近年來迎來爆發式增長,儲能電池市場持續升溫。據CCID賽迪顧問統計,2024年全球儲能電池市場規模達326.5GWh,同比大幅增長63%,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其中,中國儲能電池市場規模龐大且增長迅速,2024年中國儲能市場規模為174.2GWh,同比增長88.5%,占全球市場的53.4%。 不僅如此,中國儲能電池企業以領先的電芯技術迭代速度、規模化降本能力和國內政策紅利為支撐,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2024年,中國企業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達306.9GWh,市占率高達94%,展現出絕對的行業統治力。 當前,儲能電池市場競爭已基本完成從“價格驅動”向“價值驅動”的轉型,技術標準從單一成本導向升級為高能量密度、超長循環壽命和高安全可靠性的多維體系。這一轉型直接推動了行業技術競賽的升級迭代,大容量電芯逐漸成為競爭新焦點,各家企業輪番上陣推出大容量新品,開展下一代標桿產品的博弈。 435Wh/L能量密度:刷新方形電池天花板 電芯能量密度作為儲能系統的核心性能指標,主要通過體積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兩大維度進行評估。體積能量密度著重提升空間利用效率,在儲能電站應用中可實現更緊湊的系統布局,有效降低用地成本;重量能量密度則致力于提高單位質量儲電能力,特別適用于移動式儲能等對重量敏感的應用場景,直接影響運輸經濟性。 比克電池推出的688Ah儲能大電芯,能量密度超435Wh/L,可以說是達到了當前方形電池能量密度的天花板。根據測算,使用比克動力688Ah大電芯,基于20尺標準艙,系統能量可達6.9MWh。同時,高容量單體、高能量密度的性能,可實現系統零部件數量減少20%,占地面積節約20%。 日歷壽命突破20年:重構儲能經濟模型 在儲能領域,降本增效的實現路徑不僅依賴于能量密度的提升,系統循環壽命的突破同樣構成行業關鍵挑戰。當前主流儲能系統的設計壽命普遍停留在8-10年區間,與光伏電站等20年以上的運營周期存在顯著代際差距,這種壽命不匹配大幅推高全生命周期成本。 比克電池推出的688Ah方形電池,則實現了循環壽命超過12000次、日歷壽命突破20年的行業標桿性能。這一技術突破使儲能系統實現與光伏電站全壽命周期同步,從根本層面重構儲能經濟模型。 安全創新三重突破:既要大容量又要高安全 在儲能電站邁向規模化發展的今天,安全風險正呈現指數級放大效應。以1GWh儲能電站為例,若使用市場常規的314Ah電芯,其電芯數量往往超過百萬顆——這相當于要為百萬個微型能量單元構建絕對可靠的安全防線。在多次行業安全事故時候,業態正在經歷從“事后滅火”到“本質安全”的技術范式轉變。 比克動力通過材料創新、結構創新、工藝創新的三重突破,證明了大容量與高安全并非取舍關系,而是可以兼得的技術高峰。比克電池688Ah大電芯,可滿足儲能標準的濫用安全測試,過充、短路、熱失控、淺刺不會發生爆炸起火現象,高溫穩定性良好,保障電芯的極致安全。 當前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單純以價格為導向的競爭模式已成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對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的時間考驗、安全驗證與經濟效益的三重價值評估。這種轉變標志著行業正從粗放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站在2025年的年中回望,比克動力688Ah電芯突破的不僅是技術瓶頸,更是中國制造業從“性價比”到“技術霸權”的轉型序幕。當儲能電池的“不可能三角”被破解,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產品的突破,更是整個國家在能源革命中卡位的關鍵落子——這盤大棋,才剛剛下到中盤。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