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進程中,發展新型儲能已成為提升能源供給靈活性、保障電網穩定運行、推動“雙碳”目標落地的關鍵支撐舉措。 19至20日,記者跟隨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組織的“走進新國企——品牌引領·智鏈未來”活動,走進世界在建的最大單機功率壓縮空氣儲能項目——“能儲一號”山東泰安35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創新示范電站,探尋新型儲能的“綠色密碼”。 6月份,正在建設中的山東泰安35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創新示范電站。(中國能建數科集團供圖) 在山東泰安項目現場,一座規模宏大的能源新地標正在拔地而起。該項目由中國能建數科集團主體投資建設,一期1臺350兆瓦鹽穴型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電站,設計儲能充電8小時,釋能發電4小時(預留容量可延長至6小時,屬于可擴容長時儲能),年發電量高達4.6億度,相當于20多萬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 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到底如何儲存能量?山東泰安項目經理劉少勇給記者打了一個生動的比方:“用電低谷時,富余的電能驅動‘打氣筒’,將空氣壓縮至‘氣球’里形成高壓狀態。” 這里的“氣球”,就是鹽穴、人工硐室等密封儲氣庫。山東泰安項目核心技術在于巧妙利用地下廢棄鹽穴作為儲氣庫。空氣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則以熱水、熔鹽等形態儲存在地面的儲熱罐中。 用電高峰時,儲氣庫會釋放所儲存的高壓空氣、儲熱罐釋放所儲存的熱量。這時,高壓空氣被加熱,使其具有極大的膨脹力來驅動空氣透平發電機組,就像吹動風電機組的“大風車”一樣,產生電能向電網供電。這一過程有效實現了電網的“削峰填谷”,顯著提升了電網調節能力和對風電、光伏等波動性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單機功率350兆瓦是什么概念?“我們把泰安項目當成一個巨大的充電寶,可以給一整個中小型城市持續供電5小時。”數科集團副總工程師、項目公司董事長陶剛解釋。記者了解到,該項目2025年內可實現首次并網暨全容量發電目標,屆時將極大提高區域電網供電可靠性,助力山東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泰安市打造千萬千瓦級儲能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已投運的鹽穴型壓氣儲能電站,在發電環節都需要額外的化石能源來加熱空氣,這個過程叫“補燃”,污染以及熱量損失不可避免。而山東泰安項目在熱量收集利用環節集中攻關,通過內循環實現了“非補燃”,不需要任何化石燃料,因此不產生任何污染。 “不僅無污染,大自然空氣進入我們電站系統,經過溫度壓力的變化,甚至還能得到過濾,去掉一些粉塵雜質。”劉少勇告訴記者,“相當于一個大型空氣凈化器”。 該項目極具推廣價值,可有效推動我國90%以上的鹽穴資源再利用。“這是重大的突破,相當于把沉睡的資源盤活了!”深地技術專家萬繼方說。而在天然鹽穴較少的地區,專家們探索出建造地下人工硐室儲氣、熔鹽參與儲熱的解決方案。在甘肅酒泉,另一個世界首創——世界首個地下人工硐室型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正在施工。 如今,壓氣儲能技術路線逐漸打通,在能源清潔化、低碳化的全球浪潮下,壓氣儲能的市場前景無限寬廣。“未來,我們希望以技術為核心,向世界輸出包含上下游產業鏈的整體方案,讓壓氣儲能成為中國綠色能源的一張名片。”陶剛說。(完) |
上一篇:黑芝麻跨界儲能收警示函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