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儲能系統裝機規模的持續攀升,儲能安全問題成為行業健康發展的核心議題。近期,瑞浦蘭鈞、海辰儲能、科陸電子、阿特斯等企業已密集宣發開展儲能產品燃燒測試成果。 嚴苛的燃燒測試正成為頭部企業驗證產品安全性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僅是提升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更如同為行業安全健康發展注入的“強心劑”,為產業規范前行提供有力支撐。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隨著技術創新持續深化、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體系不斷完善、行業監管日益加強,儲能安全水平必將進一步提升。 積極開展燃燒測試 近年來,頻發的儲能安全事故成為行業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當地時間1月16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斯蘭丁儲能電廠發生火災,導致數千人被疏散。該電廠位于舊金山以南約124公里處,儲存有數以萬計的鋰電池。2月,該電站再度起火,燃燒時間超過8小時;3月29日,英國格洛斯特郡的賽倫塞斯特混合太陽能發電廠發生火災,該電站由23MWP光伏發電、51MWh鋰電池儲能電站構成,火勢燃燒了兩個儲能集裝箱…… 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僅2025年1月至5月,全球就新增18起儲能相關安全事故,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 面對日益嚴苛的儲能安全要求,國內眾多企業積極行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辰儲能、瑞浦蘭鈞、科陸電子、陽光電源、華為、比亞迪、天合儲能等企業已陸續開展條件嚴苛的燃燒測試,以檢驗儲能系統的安全性。 6月5日,海辰儲能公布其∞Block 5MWh儲能系統已成功完成全球首次開門燃燒試驗。圍繞“開門燃燒+雙15cm極限間距+主動消防關閉+100%SOC滿電狀態” 四大極限條件展開。測試結果顯示,所有相鄰集裝箱內的電芯溫度均遠低于UL9540A電芯層級測試測定設定的電芯熱失控觸發閾值溫度。觸發預制艙未發生結構變形或坍塌,相鄰三個20尺集裝箱箱體均未發生燃燒和熱失控傳播。 瑞浦蘭鈞近日宣布,其鄰艙全電量滿配滿充5MWh的Powtrix®儲能電池艙成功通過CSA/ANSI C800極端安全測試。在此次測試中,Powtrix®儲能電池艙面對底部點火觸發、雙邊間距不足10cm、1000℃噴射火焰炙烤以及移除消防藥劑儲罐等條件下持續燃燒約14小時,但儲能電池艙依然表現出卓越的安全性,有效抵御了極端危害的沖擊。 科陸電子Aqua C2.5 5MWh液冷儲能系統通過了極端安全測試。本次測試持續燃燒過程長達59小時10分鐘,燃燒過程中,燃燒箱內部最高溫度達1300℃。燃燒過程中,燃燒箱的箱體始終結構保持完好,相鄰儲能箱的主體、隔熱層、內部電池包等各關鍵組件均維持完整的物理形態,且全程維持正常功能狀態。 近日,遠景儲能嚴格遵循CSA C800火燒測試規范,完成了智慧交易型儲能大規模火燒測試。本次測試嚴格按照場站真實場景設計,ABCD箱4組遠景智慧交易型儲能系統現場充電至100%SOC,關閉消防系統且燃燒全過程無干預。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表示,當下儲能企業集中開展燃燒測試主要受兩方面因素驅動。一方面,近年來安全事故頻發與運維風險升級已成為制約儲能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瓶頸,迫使企業通過嚴苛測試強化產品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儲能行業規模化擴張導致儲能設備裝機量快速增長,疊加事故率上升態勢,儲能系統安全管控壓力顯著加劇。在此背景下,真機燃燒測試正逐步成為儲能企業鞏固技術差異化優勢、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手段之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儲能項目投資規模大、運行周期長,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投資者的切身利益與項目的長期穩定運營。儲能系統內部結構復雜,任何一處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安全事故。企業開展真機燃燒測試并取得成功,增強了客戶、投資者以及社會各界對儲能產品和項目的信心。 “當越來越多企業以高標準的安全測試為支撐參與市場競爭時,將促使整個行業從以往單純追求規模擴張和成本降低,逐漸轉向更加注重產品質量與安全性能提升。這有助于淘汰那些安全技術不過關、產品質量無保障的企業,規范行業發展秩序,推動儲能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某儲能企業人士表示。 構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體系 當前,我國鋰離子電池核心技術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儲能產品全生命周期安全水平顯著提升,正逐漸構建起更為嚴格的儲能安全技術體系。然而,在安全性方面,當前儲能行業還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頸。 “例如在風險防控層面,對儲能安全事故多級連鎖反應、復合災害場景的快速響應能力有待提高,事故根源定位與責任判定體系還缺乏支撐。在系統設計層面,對于極端狀況下的全局安全性能考量有待提升。”孫傳旺認為。 上述儲能企業人士表示:“企業作為安全責任的首要主體,需在設計與生產環節持續深耕,要嚴格對標儲能行業統一安全標準,規范產品安全技術要求與測試流程,還應強化儲能各環節全鏈條監管,將安全管控貫穿于全生命周期各環節。” 為進一步提升儲能安全水平,孫傳旺建議,一是依托企業主體地位,聯合科研機構與高校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重點突破高可靠性電池材料、熱失控預警等核心技術瓶頸,系統布局電化學儲能系統本征安全技術攻關體系。二是從儲能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到運行、維護和退役等各個階段,構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體系,嚴格落實項目各階段應急處置方案要求,實現對儲能系統的實時監測與風險預警。三是深化多維度監管協同治理,打破部門之間的監管壁壘,整合能源、應急等多部門的監管力量,進一步提升儲能項目全周期安全檢查與專項整治力度。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