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供稿 作者:徐燦君 6月30日,《光伏與熔鹽儲能一體化發電工程設計導則》(NB/T 11809-2025)經國家能源局批準正式發布,該導則由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中南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與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新能源)牽頭編制,將于2025年12月30日起實施。 該導則的發布實施,填補了光伏與熔鹽儲能一體化發電設計標準空白,尤其是對光伏發電的內網支撐要求、光伏發電向熔鹽儲熱的能量轉換要求、一體化系統功率預測等提出了執行標準,對推動新能源與熔鹽儲能一體化發電工程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場景更迭 標準先行 2021年,中廣核德令哈200MW光熱+800MW光伏光熱儲一體化項目的可研編制階段,中廣核新能源與可研編制單位中國電建中南院針對光伏如何與熔鹽儲熱結合的應用場景和技術要求進行了討論,雙方決定共同立項申請編制光伏與熔鹽儲能一體化發電相關技術標準。 2022年,隨著中廣核阿里雪域高原零碳光儲熱電項目的推進,在阿里薄弱電網背景下,大容量的光伏發電如何穩定可靠地給阿里獅泉河鎮綠色供熱的技術問題進一步凸顯,中廣核新能源會同中國電建中南院,對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國內熔鹽電加熱器廠家進行多次調研交流,一致認為光伏與熔鹽儲能一體化發電的技術標準的推進迫在眉睫。 技術先進 特色鮮明 本導則適用于光伏與熔鹽儲能一體化發電工程設計工作,遵循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環境友好的原則,認真總結了近年來光伏與熔鹽儲能一體化發電工程實踐經驗,重點規定了光伏與熔鹽儲能一體化發電工程的場址選擇、一體化發電系統、功率預測與運行控制、工程布置、電氣與控制等方面的設計要求,一體化發電系統配置參數需綜合多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反映了一體化發電工程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方法。 導則所涉及的有關技術內容,特別是涉及到安全、環保的要求與現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應協調一致。導則實施后,將有效通過統一設計準則,保障工程安全高效運行,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 多方協作 共促發展 本導則由中國電建中南院聯合中廣核提出,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歸口;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藍濱石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飛躍泵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木聯能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佳潔能新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旭孚(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編制。本規范廣泛征求了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工程投資方、建設單位、設計院以及電力系統等多方意見,經過專家評審會論證,最終形成了科學規范的技術導則。 隨著機制電價交易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大量新能源發電將與熔鹽儲熱深度融合,實現新能源發電的跨時段的消納,本導則將進一步助力提升我國新能源發電的消納水平。 來源: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上一篇:支撐電力市場環境下新能源、儲能項目投資決策的長周期電價仿真預測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