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能源等光伏組件企業,以及硅料龍頭協鑫集成,都在加碼儲能領域,并都已經延伸向上游鋰電池制造環節。 最先涉足鋰電池制造的是天合光能。在儲能領域,天合光能子公司天合儲能2022年國內出貨量超過1.5GWh,全球出貨量近2GWh,成功交付國內單體800MWh儲能項目。天合是少數擁有電芯產能的光伏系企業之一,目前已全面推出12000次循環的儲能天合芯。 緊隨其后加碼鋰電池制造的是阿特斯、協鑫集團與晶科能源。 2022年8月29日,阿特斯的儲能系統項目在江蘇大豐經開區開工,項目總投資達102億元,分兩期建設,達產后可形成20GWh電芯和儲能系統的生產能力。 6月21日,硅料龍頭協鑫集團與廣東省珠海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儲能電芯、儲能PACK電池、移動能源、產業基金合作、儲能產業投資等領域合作。其中,協鑫集團將在珠海布局40GWh儲能電芯項目。在去年年底,協鑫鋰電與Zim-Thai Tantalum(Private)Limited公司簽署了共同投資開發在津巴布韋EPO1780鋰礦資源合同。在7月1日,四川協鑫鋰電年產36萬噸磷酸鐵鋰儲能材料項目在四川省眉山市正式投產。 7月4日,晶科儲能年產12GWh儲能系統與12GWh儲能電池建設項目已在浙江海寧開工,總投資84.3億元,規劃建設儲能電芯車間、模組Pack車間、儲能系統組裝車間等,預計今年底首條產線投產,明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產。 可以看到,阿特斯、晶科能源、協鑫集團的電芯規劃產能均超過10GWh。其中,協鑫集團甚至已經開始布局鋰礦及儲能材料領域。 涉足鋰電池制造,對光伏企業來說,是“餡餅”與“陷阱”并存。 儲能系統集成業務作為光伏、風電、鋰電池、逆變器、化工、家電、新創業公司以及其它行業的各路玩家入局儲能的“第一站”,正在變得異常擁擠,業內甚至有斷言“80%的系統集成商明年會倒下。” 因此,光伏企業中,尤其是沒有逆變器產能的組件企業,正在持續上探鋰電池制造。 光伏巨頭們掌握著儲能產業鏈下游的市場和渠道資源,加碼鋰電池制造,打造一體化產業布局,意味著可以攫取更多的產業鏈利潤,同時也能保障供應鏈安全,把控產品質量,并更好地卡位儲能賽道。 在生產光伏組件時,光伏企業可能只需要大規模生產能力。而鋰電池行業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又是技術密集型行業。相較于光伏產業,鋰電產業鏈條更長。對光伏企業來說,涉足鋰電池制造還意味著,在硅料價格波動之外,也將承受鋰礦等原材料價格震蕩帶來的風險。 此外,當前儲能產業仍存在產能過剩風險、毛利率下降、商業模式不清晰、新能源強制配儲利用率不高、劣幣驅除良幣等諸多問題,且多數儲能企業尚處在盈利邊緣掙扎。光伏企業此時入局鋰電池制造,在提前卡位賽道獲得先發優勢的同時,前期的巨大投入也將使企業承受更大的營收壓力。 總體而言,光伏企業加碼鋰電池制造,既是“機遇”也暗藏“危險”,需要企業決策層審慎決定。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