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方案中提出,研發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液態和固態鋰離子電池儲能、鈉離子電池儲能、液流電池儲能等高效儲能技術;研發梯級電站大型儲能等新型儲能應用技術以及相關儲能安全技術。 研究固態鋰離子、鈉離子電池等更低成本、更安全、更長壽命、 更高能量效率、不受資源約束的前沿儲能技術。 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儲能、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領域加強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 加快推動強制性能效、能耗標準制(修)訂工作,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綠色低碳工業、建筑、交通、CCUS、儲能等前沿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標準。 原文如下: 科技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做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結合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科技創新工作新形勢新情況,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中科院 工程院 國家能源局 2022年6月24日 (此件主動公開)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www.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