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商業模式正加速落地。7月2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何洋介紹了我國在推動新型儲能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果:一是新型儲能的技術水平和裝機規模穩步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太陽能發電和風能發電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短板也顯露出來:不同時間段的發電不均衡,電力輸出波動大,電網消納能力弱。發展儲能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方案。上半
碳中和不等于不排碳,‘見煤就砍’和‘零碳’都不可取,而是將排放出去的碳和大自然吸回來的碳達到平衡。”日前,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
導讀:深圳市在建筑領域一直堅持低碳發展的路徑,作為2010年被國家發改委選中的首批低碳試點城市之一,城市和建筑低碳發展是深圳市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工作。結合大規??稍偕茉床?
放眼世界,儲能正成為多個國家能源轉型進程中的關鍵技術之一。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的統計,2021年全球新增投運電力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到18.3吉瓦,同比增長185%,其中新型儲
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進
新型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隨著技術快速進步和支持政策陸續出臺,我國新型儲能已逐步在電力輔助服務、用戶側電價管理、新能源消納以及電網輸配電服務等領域得到
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支持共享儲能電站的支持性政策,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其它省份已開始陸續出臺相應政策。本文以湖南長沙電池儲能電站示范項目為例,分析投資收益和成本、運行等情
它真的來了!隨著首個重力儲能項目落戶江蘇,今年也成為我國重力儲能落地的元年。一時間,包括國家電網在內的眾多實力企業紛紛將關注目光投向這片待開發的處女地。究竟何為重力儲
長時儲能的部署,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儲能要走規?;?、產業化、市場化之路,一方面需要鼓勵不同技術路線的競爭,另一方面,高安全、低成本、可持續則是共同目標??稍偕茉?
碳達峰是實現碳中和路徑上的轉折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主要任務,主要措施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大力發展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
借中央最近提出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東風,積極推進有利于優化電力跨省交易的電力市場建設,建立起有利于清潔能源消納并獲得相應收益的市場機制。有了保障項目合理經濟效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