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網側新型儲能成本疏導機制的思考王雅婷 郭慧倩(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最大限度利用風光等綠色能源的關鍵技術,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投運新
29日,集邦咨詢發文稱,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保持高速增長勢態,未來三年年均增長率超過50%。2021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達到48GWh,同比增長167%,預計2022年裝機量超過90GWh,同比增長88%
近日,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正式并入遼寧電網,正在進行最后的電池單體調試和系統調試,預計9月底投入商業運營。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是國家能源局于2016年4月批準建設的
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逐步推進落實,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不斷提高,電力系統對靈活性資源的需求愈發迫切,儲能作為提升系統靈活性的重要選擇,迎來了前所未
我國新型儲能裝機容量近兩年得到快速提升,但利用率不高、投資回報低、安全事故頻發等問題逐漸顯現,因此新型儲能的產業布局應堅持效益優先、安全為基原則,同時對儲能項目 全過
上海電網作為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典型超大城市電網,隨著第三產業用電比重逐步上升、負荷峰谷差不斷拉大,負荷峰谷波動劇烈,2020年夏季的最大峰谷差率高達43%,引起本
導讀:深圳市在建筑領域一直堅持低碳發展的路徑,作為2010年被國家發改委選中的首批低碳試點城市之一,城市和建筑低碳發展是深圳市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工作。結合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
新型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隨著技術快速進步和支持政策陸續出臺,我國新型儲能已逐步在電力輔助服務、用戶側電價管理、新能源消納以及電網輸配電服務等領域得到
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支持共享儲能電站的支持性政策,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其它省份已開始陸續出臺相應政策。本文以湖南長沙電池儲能電站示范項目為例,分析投資收益和成本、運行等情
它真的來了!隨著首個重力儲能項目落戶江蘇,今年也成為我國重力儲能落地的元年。一時間,包括國家電網在內的眾多實力企業紛紛將關注目光投向這片待開發的處女地。究竟何為重力儲
在利好政策催化下,儲能板塊頻頻“迎風起舞”。6月22日,固德威、永貴電器、博力威漲超10%,博敏電子、禾望電氣、同力日升、振邦智能、協鑫集成、深南電A、動力源、松
在各地新能源項目開發方案中都提出配置儲能要求與儲能補貼政策的扶持支撐下,儲能市場需求正極速擴張。僅2022年5月,有超944.3MW/1858.6MWh儲能項目開標,其中儲能EPC投標均價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