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網型儲能:讓新能源并網更穩更靈活
不久前,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關于印發《2023年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方案》的通知,明確要求保障性并網光伏項目+儲能項目配置儲能規模不低于光伏 [詳細]
光儲融合發展大勢所趨,光伏企業家是最早意識到儲能重要性的群體之一,截至目前,排名前十名的除隆基和通威外,所有的組件巨頭都在發力儲能業務。 不止是制造端,在光伏開發領
新型儲能交出的最新“成績單”行業有目共睹:裝機穩步增長、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支撐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和可靠供應。 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5
近期,多個源網荷儲項目開工! 寧夏:10月30日,由大唐中衛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的、中衛云基地數據中心綠電供應500MW源網荷儲光伏項目公布EPC中標候選人,計劃年底并網。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提質升級新階段,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新型儲能與新質生產力有著密切的關系。新型儲能是實現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和
作者:蒙禹諾、郭焦鋒(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治理教研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
能源問題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構建,能源保障基礎不斷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儲能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在建及投運的儲能裝機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CNESA DataLink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
在最近剛剛結束的EESA儲能展上,行業巨頭云集,各大儲能廠商更是不遺余力地展出其最新產品,“神仙打仗”的場景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的持續下探
“狼多肉少”的市場,非工行業儲能莫屬。 2023年中期,儲能行業遇冷,除IPO收緊外,最直觀的體現是全行業融資額驟減,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業績壓力。
根據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http://www.esresearch.com.cn/)的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共追蹤到超50條構網型儲能項目招中標信息,涉及儲能系統、EPC、儲能變流器采購類型。
入夏以來,全國多地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最大電力負荷快速攀升,多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據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北京、天津、冀南、蒙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2024年上半年,國內新增并網的儲能項目單體規模開始突破1GWh,儲能正式進入“GWh時代”。 截至目前,2024年新增并網的GWh級大型單體項目已經達到7個,總規模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