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技術是推進智能電網建設、能源互聯網、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發電、微網系統建設、電動汽車發展、加強城鄉電網建設和增強電網優化配置必不可少的支撐技術之一,不但可以
2022年6月7日,國家發改委運行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解決了儲能參與電力市場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大背景下,新型儲能作為重要的靈活性調節資源,具備毫秒級快速響應和雙向調節優勢,不受地理條件限制且建設周期短,具有提高
近日,浙江省發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印發《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浙江全省建成新型儲能裝機300萬千瓦左
“新能源+儲能” 將成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在加速邁向凈零未來的路上,儲能已經成為最熱門的領域之一,被認為是能源轉型中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發電問題的關鍵所在。不僅
“雙碳”目標下,電動化正成為全球范圍內的大趨勢。除了新能源汽車,儲能也普遍被認為是下一個可能爆發的萬億市場。根據《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顯示:截至去年年底
儲能的發展可以說是實現雙碳的必由之路。為實現雙碳目標,我國將逐步建立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新型電力系統。但相比傳統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普遍存在間歇性、波動性問題,需要儲能
本文還是要談談儲能項目的盈利模式。小二之前也遇到過一些自己看好的產品、技術或服務出現嚴重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后續反思其中一條經常反復犯的錯誤,就是沒想明白你的買家是誰
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2年,國家能源局將落實中央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聚焦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的目標,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推動可再生能源加快步入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
期,國網安徽經研院針對共享儲能發展模式開展研究分析,認為共享儲能與新能源自配儲能相比,具有易于調度、質量可控、收益多元等多重優勢,安徽省“十四五”共享儲能模式
背 景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能源系統正在經歷深刻變化。一方面,2021年全國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分別達到4757萬千瓦和5493萬千瓦,占全年新建發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5月13日撰文表示,要堅持雙向發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優化升級。引導供給側和消費側雙向發力。在供給側,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發揮煤炭煤電對新能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