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儲能的商業模式分析
近年來,工商業儲能被不斷提及,但卻因為商業模式的原因,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初始投資大,回收周期長,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從數據上看,2022年,儲能全年并網規模達7.76GW/16.43GWh, [詳細]
夢想照進現實! 過往近兩年,即使諸多變數與挑戰疊加下,中國儲能產業依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與發展。 “雙碳”風潮下,萬億賽道的確定性極大增強,儲能的戰
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勛 熱鬧的儲能市場又迎來了一位新玩家。 36碳獲悉,前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許映童從華為離職后,于2022年5月創立了上海思格新能源技術有
儲能中國網獲悉,近日,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儲能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白皮書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達到110.
“截至6月底,我國已投運的新型儲能累計裝機突破20GW;今年1-6月,新投運的新型儲能裝機達8GW,超過去年全年水平。預計今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將達到15至20GW,超過過去十年
● 本報記者 羅京 近日,儲能系統招投標市場再現低價,集采4小時儲能系統最低報價跌破0.9元/Wh。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隨著電池企業加入儲能系統集成賽道,行業競
作為國內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寧夏今年迎來儲能電站加速并網投運,總規模已位居全國第三,儲能在促進新能源消納和電力保供方面作用明顯。但記者近日走訪多個儲能電站了解到
山西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取得了哪些進展,具體情況如何? “截至目前,山西省共有19個新型儲能項目并網投運,總裝機規模42.8萬千瓦。此外,山西省還啟動了首批‘新能
“當前,新型儲能仍處于技術快速進步和規模化發展初期階段,成本下降潛力很大,政策機制還有待完善。”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芳在8月16日舉行
今年以來,構網型儲能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從現在常用的“跟網”到理想中的“構網”,這一轉變并不容易。但構網型儲能究竟該如何建設,仍處于“摸著
8月2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主辦的第八屆儲能西部論壇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開幕式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夯實國內能源生產基礎,保障煤炭供應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氣產能穩定增長,加強煤氣油儲備能力建設,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能源是人類
儲能中國網獲悉,據統計,2023年7月份國家及地方共發布儲能相關政策55條!其中國家出臺政策6條,地方出臺政策49條。根據儲能政策的具體指向,地方政策中,儲能補貼政策7條、新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