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儲能的商業模式分析
近年來,工商業儲能被不斷提及,但卻因為商業模式的原因,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初始投資大,回收周期長,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從數據上看,2022年,儲能全年并網規模達7.76GW/16.43GWh, [詳細]
鋰離子電池大戰硝煙未散,全釩液流電池爭霸風云又起。 華夏能源網獲悉,近日,永泰能源(SH:600157)1000MW全釩液流儲能裝備制造基地(一期300MW)開工,同日,德泰儲能研究院正式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經濟性是催生裝機快速增長的源動力,早年補貼政策的周期變化從收益端影響經濟性,進而影響裝機端周期變化,而近年系統成本下降甚至實現平價后,需求潛力被快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實習生陳科宇北京報道目前,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安全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已經成為實現“雙碳”戰略的重要舉措。 在7月18日
儲能中國網獲悉,近日,據GGII數據顯示,2023上半年中國鋰電池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態勢,其中動力、儲能鋰電池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而數碼鋰電池市場較為低迷。動力鋰
2023年7月5日,山東能源局發布了關于2023年度新型儲能入庫項目(第一批)的公示,將45個鋰電池類項目、3個壓縮空氣類、5個新技術類項目列為2023年度新型儲能入庫項目(第一批)
7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6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1億千瓦,同比增長10.8%。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4.7億千瓦,同比增長39.8%;風電裝機
寧德時代第一代鈉離子電池 "2023 年,我國鈉離子電池將走向市場驗證期,在兩輪車、A00 級乘用車、儲能等領域實現小批量應用。" 日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勇勝在
7月11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
狂飆與爭議并存,海辰儲能開啟IPO,對于投資者而言,不應當只看到海辰儲能融資較為猛烈,遠期能落地的發展預期才是最為重要。 自開年以來,儲能市場的融資消息紛至沓來。前后
“雙碳”目標下,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必然趨勢,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新時代以來,我國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3年3月,我國非化石能源
隨著萬億儲能賽道的開啟,大量新企業紛紛涌入冀望在這個賽道分一杯羹,整個儲能行業呈現出一幅繁榮景象。提及儲能,我們可能會習慣性地想到各類新聞網站的源網側儲能電站這些
7月1日,四川協鑫鋰電年產36萬噸磷酸鐵鋰儲能材料項目在四川省眉州市仁壽經開區正式投產。這是眉山市最大儲能材料項目,也是行業唯一使用物理干法工藝的磷酸鐵鋰項目,將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