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網型儲能:讓新能源并網更穩更靈活
不久前,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關于印發《2023年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方案》的通知,明確要求保障性并網光伏項目+儲能項目配置儲能規模不低于光伏 [詳細]
中國實現碳中和有兩大關鍵問題需要解決,一是風光電的發電成本要足夠低,二是要有足夠的消納過剩風光電的電耗和補償風光電短缺的電力——即所謂的智慧能源,以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現在風光發電的成本已經低于煤電,而且還在繼續降低,第一個關鍵問題已經解決。
國內儲能市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激發了更多企業“走出去”的動力,從東南亞到印度,再到歐美,甚至在貧窮落后的非洲和中亞,越來越多地方看到了中國儲能
近幾個月來,國內大部分儲能企業曝出海外訂單喜訊。2023年中國儲能企業正迎來海外訂單“暴漲潮”。 9月1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RE+2023上,瑞浦蘭鈞與儲能集成商
2022年歐洲戶儲爆發,吸引大量供應商涌入其中,導致進入2023年仍處在消庫存階段。且隨著歐洲能源、電力價格回落,用戶購買戶儲產品存在觀望心態,疊加當地工人大規模游行罷工,嚴
工業園區中儲能系統正在快速興起。 作為一項創新的能源解決方案,儲能在工業園區應用中展現出諸多優勢,不僅能夠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靈活性,還能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同
過去十年,高鐵已經成為中國基建名片上的明星,馳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儲能作為“新基建”,近年來得到蓬勃發展,未來有望成為鏈接一帶一路經濟的新星。 相關行
蘇鹽井神上半年生產經營穩中求進 儲能中國網獲悉,8月29日晚間,江蘇蘇鹽井神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2023年上半年累計生產鹽及鹽化產品444.58萬噸,同
鉛炭電池憑借安全性優勢,有望打開人口密集地區或工業園區周邊的工商業儲能市場。 日前,總投資2.24億元、占地11畝的江蘇長強鋼鐵公司用戶側儲能電站順利并網投運。該電
據索比儲能網不完全統計,2023年1月至7月行業內共發布儲能采購中標項目累計244個,數量是2022的6.3倍,合計規模為25.128GW/64.78GWh,是去年同期的7.7倍。 注:有些中標項目類
過去幾年,儲能行業需求爆發,供給缺少彈性,市場短期失衡,行業粗狂,從國內大型儲能,到海外家庭儲能,草莽發展,亂象叢生。 如今,儲能行業已然進入“重構”。 1 鋰電
本報記者 羅京 “預計2023年下半年新型儲能規模將增長迅速,全年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15GW-20GW,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在
2022年,儲能市場規模實現“大跨步”,行業熱情被引爆。2023年以來,整個產業更是顯得愈加躁動,在政策、產能、市場等各個維度全面發力,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不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