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儲能的商業模式分析
近年來,工商業儲能被不斷提及,但卻因為商業模式的原因,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初始投資大,回收周期長,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從數據上看,2022年,儲能全年并網規模達7.76GW/16.43GWh, [詳細]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量快速增長,對新型儲能等調節資源需求亦日益增長,儲能發展賽道上群雄逐鹿,行業總產值將達萬億級別。 在眾多新型儲能路線上,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據
27日14時28分,西北電網新能源發電功率達到10005萬千瓦,首次突破1億千瓦,占當時全網總發電功率的57%。其中,新型電化學儲能為新能源高峰負荷消納貢獻了1227萬千瓦助力,首次突
今年以來,在動力電池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儲能賽道異軍突起,成為鋰電企業的第二增長極。然而,在新型儲能裝機量大增的背后,儲能電芯及系統價格卻持續下降,行業競爭加劇。從長
儲能中國網獲悉,11月17日晚間,派能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中興新收到永清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解除留置通知書》,永清縣監察委員會已解公司董事長韋在勝的留置措施。
儲能產業是加快推進碳中和進程、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旨在推動新型儲能制
“我國儲能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23年新型儲能產值突破3000億元,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已初步形成產業生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高東升在日前召開的
不同于風電、光伏產業的多年沉淀,新型儲能產業近年才開啟高速增長態勢,技術還在快速迭代,是否也應明確成本底線,推動產業良性發展? 近期,光伏、風電行業都開展抵制低價競
A股動力電池廠商均已披露2024年三季報。據Wind數據統計,在A股動力電池板塊全部30家上市公司中,11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27家歸母凈利潤為正,6家歸母凈利潤實現同
業內專家認為,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將共同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抽水蓄能在大容量系統級儲能領域更具優勢,電化學儲能更適合分散式、小規模應用,各地要統籌電網、抽水蓄能和
在當前能源轉型的關鍵階段,儲能作為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和提升新能源使用率的關鍵支撐技術,仍受到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近日,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d
近年來,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作為兼具新能源消納、負荷波動平抑和延緩輸電線路擴容功能的新型充
能源領域的轉型與環境息息相關。在10月16日至18日舉行的2024 ESG全球領導者大會上,業界專家以及能源類企業負責人表示,光伏、可持續航空燃料等細分領域在轉型過程中大有可